第963章 好轮回(第2/5页)

图海却还是能在一众笔贴式当中脱颖而出。

两年前,范文程把他的宗卷摆在布木布泰面前。布木布秦认为此人才略出众,破格优擢他为都统,秘密南下蜇伏于济南城。

图海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天翻地覆,不知道按照他原本的轨迹,本该在以后为大清出将入相,平定察哈尔、平定三藩,成为有清一朝十二个配享太庙西殿的大功臣之一。

两年来,一个一个暗探被锦衣卫挖出来,图海却还深藏不露。

他有蛰伏的耐心,也有拼死一搏的勇气。

“从你见到我却没有告发我的时候开始,你就没退路了。”图海缓缓说道,“闲话少说,我们的时间很紧。让城外的俘虏生乱,这只是第一步,真的动作该是在城内。”

“做……做什么?”

“当然是帮你们一把了。左经纶、傅青主、苏明轩……把这些尚在济南的楚朝重臣除掉,你们才有在楚朝朝堂上出头的机会。”

姚文华大惊,压着声音喊道:“这不可能的!”

“马上要过年了。上个月,济南北面大营的兵力刚刚换防,老卒们都回家过年了不是吗?”

图海很认真,又缓缓说道:“现在王笑不在,王珍、王珠也不在,连锦衣卫指挥使小柴禾都不在,济南城是防备最松弛的时候。这两年,我陆续安排了一百人过来,皆是军中精锐,差得只有武器,你、宁完我、高延,需要帮我……”

图海其实不明白,对于王笑而言,明明接受太后娘娘的条件是最好的办法。为什么就不肯回应?

想来,是王笑还不知道痛,这几年他太顺了,志得意满,心比天高。

自己需要狠狠地把王笑抽几下,让他老老实实地向太后娘娘低头……

……

十二月二十六日,小年。

忙碌了一年的北楚诸臣也渐渐停下手中的公务,准备着年节事宜。

虽还是在乱世之中,济南城却一片欢腾景象,比以前的盛世光景还要热闹几分。

一辆马车从王家驶向靖安王府,马车里坐着的是陶文君。

车轮滚滚,暗中有许许多多双眼睛都盯着它……

“陶文君去靖安王府了,今日是王康亲自送她出门的,还在府门站了很久。”

“快去禀报大人……”

一条条消息在暗中传递出去,送往各个地方。

何良远也得到了消息,再也无心处理别的事情,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等待着接下来的进展。

他只恨始终没能在靖安王府里安排眼线。

又过了良久,终于有一个心腹下人飞一般地跑进来,在门槛上绊了个踉跄。

“老……老爷……”

“快说!”

“靖安王府,连请了三个大夫。”

“什么?!”

何良远又惊,又觉在意外之中,道:“再去探。”

“是……”

看来是陶文君把那位送来的玉佩与交出去了,也不知道表明了王家的意思了没有……

算来算去,淳宁公主除了向那位退让,已没有更好的破局之法了,但只怕她熬不住,没下诏就死了……

这诏令是何良远所有计划里最重要的一环。

皇帝不在,靖安王也不在,但北楚朝政还能正常运转,就是因为淳宁公主在暗中主持政务。

何良远知道,除了议院到知事院这个批红票拟的单程,王笑每次离开济南,都把印信留给淳宁,换言之,她既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又可以靖安王的名义下诏。

“诏令啊诏令,快来啊。”他低声自语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天色渐暗。

就在何良远担心自己这次是不是真把淳宁气死的时候,府门外终于有了动静。

“何大人,靖安王急召大人去议院,有诏令下达,请诸位大人共领。”

何良远眼皮一跳,心中狂喜。

——靖安王?别以为老夫不知道靖安王不在济南……必是那女娃子受不住,向那位退步了。

就这两个女子,谁强谁弱,谁才能母仪天下,一眼便知。

而这个新王朝之中,谁将功劳卓著,统率群臣,很快也就要知晓了……

……

延光八年,蒙古林丹汗死后,其遗孀‘窦土门福晋’踏着大漠的风沙,从察哈尔到沈阳,改嫁到了满族皇宫里,成为了皇太极的淑妃。

次年,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察哈尔的囊囊太后,带着汗丹汗的儿子率众归附皇太极,也嫁给皇太极,成为西宫大福晋。她还献上了历代传国玉玺,于是皇太极改元称帝,正式建立清王朝。

天道好轮回!

你皇太极连着纳人家两个遗孀、收其子嗣。而十数年之后,将有一个新的王朝,收你的遗孀子嗣,成为真正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