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收英杰(第3/4页)

张端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心中却是讥笑着——呵,抢了就是抢了,千方百计夺走了我们的田,还说这么好听,当我们傻子吗?

王珍道:“王某想问一问,你们山东各族的根基是什么?”

众人的目光先是望向了孔兴燮,接着又望向孟宏益。

孟宏益抚了抚长须,道貌岸然道:“当然是‘诗书礼教’四字。”

“不错,正是诗书礼教!”王珍拍了拍掌。

孟宏益一愣,心想你这样说场面话就没意思了,不如早点放我们走。

王珍苦口婆心道:“诸君该明白,所谓士绅和普通百姓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在于‘读书’,如今虽分了田,这也是为了国富民强。国富民强之后,天下平定,四海清平。以后的世族贵人会是谁,当然还是你们这些有才识的士绅。山东是殿下根基之地。想必到了那时,满朝青紫重臣皆是你等家中子弟。这,不比几亩田地来得值吗?”

傅票初眼中神色终于有了变化,开口道:“王兄的意思是?”

“王某说了,齐王帐下人才匮乏,想请诸君族中子弟入仕任事。”

毛九化忽然睁开眼,道:“你是说,齐王要举行科考?!”

这对于毛家而言可是大事,毛九化自己虽早已中了进士,但对族中子弟的学业仕途还是极为关心。

没想到王珍道:“不必科考,只要是诸君族中子弟,凭荐信来,他想去哪个衙门,让主官当面考核过,即可任职……”

“这是吏员?!”

——我族中英才子弟,岂可屈为下吏幕僚?!哼,没诚意还说一堆。

王珍道:“绝不是吏员。王某以齐王名义担保,入衙任事即为齐王属官。来日成就大业,凭这官身,六部尚书可担得、内阁阁老可担得……”

毛九化道:“没经过科举,终究还是落了下乖。”

“齐王用人,不看八股文章,只看实干才能。”

傅票初不知为何又有了怒气,起身道:“岂可如此?!科举选官历经千载。天下无数士子潜心攻读、孜孜不倦。齐王若不重科举,必尽失天下读书人之心,乃自取败亡之道尔!”

王珍想了想,道:“傅兄说的不错,但稍安勿躁,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天下平定再开科举不迟。但如今齐王也是要用人的嘛。”

傅票初不回答——我不着急,等天下平定我再考也不迟。

王珍又笑道:“傅兄不如再一想,科举取官,在座诸位族中能入仕者有几人?今日我提出的办法,却能让你们族中子弟……几乎尽数入仕。齐王麾下这些官职,你们先人一步取了。试想,等往后殿下光复楚朝,这是何等的光耀?”

“你是说真的?举族子弟皆可入仕?”

“真的,但凡是识字的成年子弟,皆可入仕。”

一众士绅终于动容……

……

“其实,有一半都是在骗他们的。”王笑道,“能让他们全部入仕是真的,但以后把握朝政,那是休想。”

唐芊芊微有些疑惑,道:“只怕很难控制,这些人一旦入仕,凭他们的人脉,很容易掌权。”

“我让他们入仕,为的就是打散他们,不让他们联合在一起……”

王笑说到这里,唐芊芊给他夹了一口菜。两人正坐在一起吃饭,若让花枝见了,难免要嘀咕一句“腻歪”,因此他们也不和花枝一起吃。

“他们族人聚在一起,要反对我什么的就很方便。干脆全都拉出来帮我做事,免得被长辈熏陶教育得只顾家族利益。把他们打散了,分派到各个县城乡镇。慢慢的,哪些是仁人志士、哪些是庸碌蠢材,也就显露出来了……”

唐芊芊道:“哪有那么多空缺?”

“怎会没有空缺?”王笑道:“我手底下,空缺的官位多到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填不过来。你看啊,只说分田一项,得有人登记人口、得有人丈量土地、得有人调节矛盾、得有人分派种子农具……”

“呸,你说的这些都是胥吏干的事。”

“是胥吏还是官,还不是我们说的算。”王笑谈道:“这楚朝不是官员太多,而是只吃饭不干活的官员太多。如果把概念往下放一下,楚朝的官员其实是太少太少……”

唐芊芊一听便明白过来,也不用王笑多解释。笑道:“但这样一来,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你哄骗他们。饶不过你。”

“到时他们也没办法,我相信他们族中子弟总会有人还抱有热忱,见到了民生疾苦之后会站到我们这边来。他们若是想闹事,正好,让我把所有的英才和真正的英才区分开来。”

“坏蛋。”

“知道更坏的是什么吗?我打算兴办学校,给这些士族子弟授官、让他们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