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忽然间后背凉了!(第3/3页)

仁多保忠也是没办法,他估摸着把自己旌旗挂上帅帐,对面的耶律洪基肯定要忍不住下死手。这对仁多保忠来说都不是说什么好消息。

这种压力,他有点承受不住。

如果李逵在,仁多保忠就轻松多了。

关键是,仁多保忠根本就没有信心战争辽国的皇帝,这场战争对他来说非常不利。皇帝可以无限制地调用一个帝国所有资源,包括军队和武将。但是他不过是个节度使,根本就无法和耶律洪基去比拼的底气。哪怕辽国比不上大宋富有,但辽国拥有大宋也比不上的优势。

辽国的军力要比大宋强大。

别看宋军在涿州和易水接连大胜,斩杀无数。

但这些都无法动摇辽国的根基。

只要耶律洪基还是辽国的皇帝,他就有绝对实力耗死宋军。

但如果李逵在就不一样了,仁多保忠认为,李逵或许有可能破局。

这就是假的和真的区别,仁多保忠还是开口对安惇要人:“大人,你也知道我们对面的是辽国的皇帝。如果没有二十万援军,你我想要守住易水防线难如登天。为今之计,只能尽快的联络李帅,只有他在,我们才有获胜的机会。”

“如果现在退兵?”

安惇也知道联络李逵的好处,可问题是他哪知道李逵在什么地方?飞鸽传书只能朝着一个固定的地方传书,派遣斥候更是有去无回,对岸都是辽军,去了岂不是让辽人知道李逵不在军营之中?

安惇无奈道:“我也不知道李逵在哪里?他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我有什么办法?再说了,你以为我不想让他来?问题是,他能听我的吗?”

这话没错,可是安惇的口气,就像是说一个整日不顾家丈夫的怨妇,那种冲天的怨气,连仁多保忠都觉察到了酸味。

仁多保忠没来由的哆嗦地颤栗了一阵,随即无奈退下。

援兵恐怕也不会来太多,三五万的,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李逵……

仁多保忠凝望着易水北岸,目光中满是怨气,你就怎么信不过人,难道就不能说一声吗?

辽军大营,韩君义在一个没有生火的帐篷里,身上套上了镣铐,目光呆滞地看着帐篷顶棚出透出的亮光,外面好像下雪了,天冷的很。

可是更冷的是他的心。

回忆和宋军交战的最近一个月,一开始他率领五万大军,攻入宋国境内,宋人避战,不敢与之交锋。

谁能想到,易水之战,却让他损兵折将,回忆过往,他猛然动了一下手臂,发出金属的声音,身体被镣铐锁住了,但他根本就不在意,反而爬到了帐篷口,对着帐篷外的看守大喊道:“我有紧急军情,要向陛下禀告!”

没有人回应!

韩资让不放弃,一直喊。

直到他想要放弃的那一刻,突然有人在帐篷外低声道:“给他去除镣铐,带他去王帐。”

耶律洪基看着火塘的火苗,琢磨不透韩君义为何突然说有紧急军情?该问的都问过了,他不解。突然,他感觉有种后背发凉的惊颤,不会是……对岸的主帅根本就不是李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