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请命(第3/3页)

只啊解决了青塘吐蕃的问题。大宋战略上的草场有了,军中最稀缺的战马问题也解决了。更重要的是,只要拿下了河湟之地,加上对西夏的步步为营,大宋很可能在十年内彻底解决西北的边患问题。一旦大宋解决了边患问题,对于大宋来说,压在胸口五十年的这块大石头可就放下了去了。

甚至财政能够在一年内宽裕出三千万贯,而且没年都有。用这笔钱,筹谋燕云十六州似乎也有了希望。

只要赵煦做到了两项功绩,他就是大宋仅次于太祖的皇帝。甚至比太宗都要厉害。这么大诱惑在眼前,怎么可能让赵煦放过?

可是奇怪的是,皇帝竟然没有问他举荐武将,这不符合皇帝的一贯的做事风格。

出了宣德门,他还在琢磨,似乎有什么地方没有自己考虑周详。出皇城,刚要登上马车他意外的遇到了童贯。这种巧遇,对于郝随来说太熟悉了,就像是刻意等待出来的机会,痕迹太明显。

“郝兄。”

“童兄,可是回宫中复命来了,陛下正在垂拱殿处理政务。”

郝随不明童贯来意,并没有和对方纠缠的心思。

可是童贯却在迟疑之后,伸手恭请的做出了邀请的动作:“郝兄劳苦功高,童某羡煞兄长在西北的风姿,不知郝兄能否给童某一个薄面,让在下有请郝兄的机会。”

“我倒是闲散,随后可以。”

“不妨现在就去。郝兄请!”

郝随愣了愣,随即痛快的答应道:“童兄请!”

郝随从垂拱殿出来,就觉察到了不一样。皇帝没有给他安排差事,这对于心思缜密的赵煦来说并不常见。

而童贯是皇帝身边人,或许能够给他解答疑惑。

蔡楼包间。

童贯热情的再次拿起酒盏,对郝随巴结道:“郝兄,还请满饮此杯!”

相比脸上长胡子,甭管是真是假,看着在宦官群中鹤立鸡群的童贯,郝随根本就不敢豪放起来。他的酒量更是难以支童贯的频频敬酒,宦官是非常谨慎的人,他不能醉,至少不能醉酒之后说出不该说的话。

放下酒盏,他并没有像童贯那样如同武人似的干了,而是心思凝重道:“童兄,有什么话你还是明说吧?”

“这个……”童贯迟疑了一会儿,开口道:“小弟已经向陛下恳请出京去西北处理军务……”

还没等他说完,郝随就像是看傻子似的盯着童贯,惊叫道:“你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