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第3/3页)

周元愣住了,李逵他怎么担心,但是李云?为什么他看向李云的样子,似乎也是一脸笃定,仿佛是赢定了一般?

这让他心中警觉起来,这俩小子难不成还有后手?

周元是李逵的老师,虽然弟子被放养了两年多,但师徒名分还在,也不会故意打落李逵的面子。于是点头应允道:“准了!”

不过很快,周元发现李逵的用意。

沂水县本来就不怎么盛行文风,士子的学问良莠不齐,两极风化极为严重。不少参加县试第二场考试的士子的文章,真不怎么样。突然间被贴在县学院墙外,顿时引来了不少人围观。本地人看不出高低,但外乡人有些识货的人。

立马就看出了文章的优劣。

不过,眼下都是县试的士子。看到自己的文章不入流,但也本着学习的态度,看旁人的文章。突然发现,也不入流。顿时心头冒出一些杂念,或许参加解试有希望。

当他们散去之后,也没有激起多大的波澜。

但是第二日开始,多了一些外乡人。

托李逵的福,如今的沂水县商贾云集不敢说,但雪花盐已经名声在外,往来沂水的商贾也有不少。商人中有不少曾经的读书人,因为科举无望,或者其他原因放弃了科举之路。他们听说沂水县最近出了一桩稀罕事,县试第二场之后,直接将士子的考卷贴在了县学院墙外,顿时勾起了好奇之心,来看热闹。

“此子文章狗屁不通,连字都写错,太跌份了。”

边上的本地士子模样的人顿时心头暗骂:“你行,你去考啊!”

“这个叫马铭的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圣人的典故都能弄错,也不知道读的哪门子书?”

“哈哈,沂水县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要是当年我是沂水学籍,解试轻而易举,说不定如今已是太学上舍生了!”

……

县试不糊名,不誊录。考生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考卷上也就罢了,突然间被外乡人嘲笑,顿时心中懊恼不已。

更要命的是,这些商贾天南地北,哪儿都有。

京城的就不说了,应天府,河南府,大名府,江宁府……似乎这些文风鼎盛的地方,总有不如意的读书人流落成为商贾,来沂水县县学之外找自信。

想起自己的臭名可能迎风千里,飘到大宋的各个角落。不少士子内心崩溃了,甚至开始怨恨谭敏。

要不是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事?

要不是他,爷们还能装成读书人,如今臭大街,不怨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还能怨谁?

第二天,有些卷子的名字地方,被扣了字。

第三天,失落了十七份卷子。都是考的不怎么样的卷子。绝对不会有人认为,是文章太好了,拿回家收藏起来。

……

而这一天,也是县试最后一天开考的日子。县学之外,谭敏愕然发现,自己和平日里的‘朋友’打招呼之后,对方似乎唯恐不及的躲开。有人甚至面带怒气,咬牙离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谭敏不明白,但是有人明白了,这个人就是邹选。

他忍不住心中惴惴,李逵这厮看着面黑,心更黑。此举无疑是将谭敏放在了所有沂水县士子的对立面。可以说,谭敏以后在沂水县,将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