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老太太说:“我有心请个好嬷嬷回来教她,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当初教榕丫头的那个嬷嬷好。我打探到,眼下她就在京城内。若是能请到她来府上教三丫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刑氏心下已经明白老太太的意思,这是要她出面去请呢。

“好是好。”刑氏没有拒绝,“只不过,那嬷嬷是宫里出来的,规矩大,为人也是十分严厉。榕儿从小吃的苦,我是瞧在眼里的,但三姑娘素来散漫惯了,我怕……她回头受不得这个苦。”

“而人又是我请回来的,万一三姑娘受了委屈,世子爷那里,儿媳也不好交代。”

老太太立即严肃起来:“你只管请了人家里来,我倒是要看谁敢说你半句不是。老大说不着你,他要是敢犯浑,这回轮不到侯爷,就我都得打他一顿。”

“有母亲担保,那儿媳放心了。”又说,“老嬷嬷如今在威武将军府当差教将军府姑娘规矩,我明儿去一趟,与她商量商量,看能不能隔两日来咱们家一趟。”

“我的面子,将军夫人应该也会给。”

老太太欣慰,握住刑氏手:“就知道你有办法。”

刑氏自然有办法,正如她所说,威武将军夫人还是会给她这个面子的。只是请了嬷嬷来家后,唐姨娘得知教养嬷嬷是刑氏请来的,死活不答应。

有老太太做主,还轮不到唐姨娘说话,当即以“以下犯上,目无主母”为由罚她去祠堂跪着抄经书去了。

叶榕闲暇之余,常会听蜜饯在她耳边叨唠,说三姑娘又被老嬷嬷罚了。

蜜饯还唠叨说,老嬷嬷对三姑娘十分不满意,常拿三姑娘与大姑娘对比,说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三姑娘本就不服,听到这样的话,更是闹脾气,有一回没忍住还骂了老嬷嬷。

老嬷嬷给忍了,说是看在大夫人跟大姑娘面子上,不与她计较。

这些都在叶榕意料之内,叶桃素来嚣张蛮横,又是从小没规矩惯了的。骤然请了这么严厉的嬷嬷来教她规矩,她能受得了才怪。

叶榕也明白她母亲答应老太太出面请老嬷嬷进府的原因,因为如果不答应,老太太想必心里会不舒服,觉得母亲自私偏心,不能一视同仁。答应也无妨,叶桃的脾气谁不清楚,迟早是要作妖的。

“她还敢骂嬷嬷?”叶榕冷着脸,“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三妹真是好大的胆子。”

蜜饯也是这样认为的:“可不是嘛。”又鼓嘴抱怨,“她都害姑娘您丢了门好亲事,怎么夫人还愿意帮她啊,奴婢都生气。”

叶榕提醒:“这些话我听听也就算了,跨出这个屋门,就不许说。”

蜜饯又不傻,自然应着:“奴婢明白了。”

叶桃的事情,连叶榕都知道,刑氏自然也知道。只不过,她暂且没管罢了。

既然母亲不管,叶榕也就没怎么做。这些日子,继续辛苦练马术。

叶榕本以为自己不会再与顾家有什么牵扯(至少年前这段时间不会)的时候,她娘忽然笑嘻嘻带了个消息回来给她:“下个月荣国公府老夫人寿诞,娘收到了请帖,你到时候随娘一起去。”

前世的这个时候,顾老夫人自然也有办寿宴,但因为那时候叶桃才死没多久,府上有丧事怕冲撞人家喜宴,就没去。而这一世,顾叶两家因为议亲的事情,都闹成什么样了,怎么还能收到请帖?

叶榕不信。

“娘诓我。”

刑氏心情好,不与女儿计较,只说:“你也没想到吧?为娘也没想到。不过的确是事实,娘没诓你。”

叶榕眨了下眼睛,忽然就想起前世顾老夫人对自己的种种好来……她其实也有点想老人家了。

其实跟着母亲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顾老夫人是大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姑母,到那天,肯定很多皇亲贵胄都来。她不过一个小罗罗,谁会在意她啊。她到时候就跟着母亲去给老人家磕个头,也算是尽点心。

这样一想后,叶榕就说:“我也没时间准备别的礼物,这几日,就写一幅‘百寿图’当礼物。”

应下十一月要跟母亲一起去顾家拜寿后,这些日子,叶榕除了跟着祖父学骑射马术外,还要熬夜练习书法。她虽说最擅书画,但,毕竟很久不练,有些生疏了。

在给老人家写“百寿”做贺礼的时候,自然不能随意马虎。字得好好写,每一个字都得好好写。

这不仅是代表自己的心意,更是代表侯府的脸面。叶榕虽说重活一回后看淡了许多,但很多东西是已经刻进骨子里的存在了,她从小被教育要事事以家族为重,所以每行一步、每说一句话,她都会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会丢了侯府的脸。

送贺礼,说的是送心意,但那么多贵女在,其实比的就是才学跟本事。叶榕其实压力挺大,她名声在外,总得想出点心意来,才能在众贵女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