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重火力(第3/3页)

符凯伟问道:“嗯,这是葡萄弹?”

葡萄弹和霰弹都是类似的弹种,一次发射大量的小型弹丸。但是霰弹用的通常是与步兵火枪弹通用的小铅弹,而葡萄弹的弹丸更大,一般是海军用得多,以便穿透木板。

姚崇义继续解释道:“这确实只是普通的葡萄弹,但是由于150mm的大口径,所以这九枚子弹可以采用狮吼炮用的72mm炮弹。二位,想想,到时候,新炮发射一发葡萄弹,可比一颗实心铁球强多了,相当于九门狮吼炮同时开火,一打就是一大片窟窿……火力甚至超过了星火级的一舷齐射!”

听了这个鼓动性的描述,高川与符凯伟两人都心动起来。

实际上姚崇义说得夸大了点,葡萄弹子弹体的动能相比真正狮吼炮发射的炮弹的出口动能还差得远,但是用于对付薄弱目标也差距不大了。这正是当前东海海军所需要的火炮,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主要敌人,不是后世大航海时代船壳坚实的战舰,而是脆弱而大量的小型战船。这样的火炮,正是小船毁灭者,虐菜之王!

鼓动过后,他也没把话说死,又补充道:“当然,这个D1和龙吟炮各有千秋,近距离对弱目标杀伤力自然超群,但射程和穿透力就差了些,不过正好给你们的河级用,反正这浅水炮舰本来就碰不到太强的对手,主要对付些灵活的小船,正合适。”

“好,说得对!”高川赞许道。

他又推了推这门新炮,炮身灵活地左右转动起来。它并非放置在传统的四轮炮车上,而是装在了一个新式的旋转炮架上。这种炮架分了三部分:地台、底梁和炮座。地台是甲板上固定着的一道对着炮窗的弧形钢轨以及圆心位置的地桩;底梁一头连接在地桩上,一头通过滑轮放置在钢轨上,可以如同指针般摆动;炮座用于安装火炮,再放置在底梁上,通过两道倾斜的滑轨连接,这样火炮击发时就会带动炮座沿着滑轨向后抬升,减少后坐距离并使得复位更省力。

旋转炮架有诸多好处,一来减缓了后座冲击,使得小船能抗大炮,二来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射界,便于对付近身目标,三来整体结构相比传统的四轮炮车及拦阻索系统也更紧凑,可以减少空间占用。总体来说,与这短重炮简直是天作之合。不过这炮架并非新东西,之前高川就见过了,因此也没太过惊奇。

高川又招呼上符凯伟,找出装填工具,模拟了一下装填过程。炮弹十多公斤,搬起来有些麻烦,但炮膛很短,还能把炮身往后拉,装弹药和清膛都很方便。总体来看,装填速度比龙吟炮还要快,如果不算瞄准所需的时间,甚至一分钟五发都是可期的。

“这下可厉害了。”符凯伟又举起了一枚葡萄弹,笑道:“而且还有个好处,你看,这葡萄弹的子弹体和狮牙炮的炮弹是通用的,这样下层放这个D1炮,上层放狮牙炮,后勤又方便了。”

姚崇义补充道:“就是这个意思。我走之前跟韩松他们也聊过了,以后海军的船就分两种,一种是装备100mm龙系火炮的,对付常规对手,二是装备这150/75系统的,对付轻快小目标。”

“那么河级显然就是后者了。”高川又问道:“那除了这D1,还有D2、D3吧?”

“自然是有。”姚崇义又抽出一张图纸,与之前的D1类似,但炮管显著的要长些,“这是‘D2’,150mm口径,10倍径,重一吨左右。嗯,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之前的D1内膛深度与狮吼炮相当,这D2和龙吟炮是一样的,便于利用成熟的加工工艺,也便于火炮布置。”

“也是,真是你们工业部的风格,非得榨干最后一分利用价值才行。”符凯伟接过图纸一看:“嗯,感觉这个D2会威猛不少啊。”

高川摇头道:“但是不怎么合算,打小东西,D1就能胜任,打硬货,又未必比巨龙炮表现好。”

姚崇义点点头:“是这样的,毕竟这D2是新炮又是大家伙,生产性不好,所以你们海洋部也没下多少订单,只预定了一批试用。D1倒是不麻烦,所以先装备了这一艘五龙河,隔壁的白狼河也装了八门,后续还在继续生产。你们先试着用用,如果好用,就发信回去下订单,本土就调整生产计划了。”

高川立刻拍手道:“那还等什么?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开出去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