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准女婿登门(第3/3页)

一个见了她们之后会表现出几分患得患失,而说起日后将来时,则会滔滔不绝于农事的男人,那自然比夸夸其谈的贵介子弟要强十倍!

王家的嫁妆是早早就筹备好了,而朱家去年年底连办了两场婚事,那自然是驾轻就熟。而如果不是突然太夫人病倒在床,长孙媳妇张氏更多时候不得不在庆安堂侍疾,今天前来王家的就不是朱二而是她了。

而李夫人和王氏母女打交道最多的,也是这位出身渭南伯府的朱家长媳。而今天再见了朱莹,别说王氏对于嫁入赵国公府之后的日子多了几分自信,就连李夫人也忍不住有一种想要去庙里还愿拜菩萨的念头。

天知道自从天子做媒,王杰亲自征询她们母女的意见以来,她们其实都悬着一颗心——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拒绝这么一桩婚事兴许会影响王杰的前途,她们怎么可能这么自私?如今看来,朱家这门风教养,哪怕在京城也是足可数一数二的!

至于什么为病重太夫人冲喜之类的说法,她们谁也没放在心上。人都有生老病死,不让老人家赶紧看着二孙子娶孙媳妇,难道还要让她留下终身遗憾吗?

于是,就在张寿忙着忽悠者山君,朱莹忙着调教六个高丽女史,皇家悄然安葬二皇子的时候,赵国公府开年的又一桩婚事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进程中。转眼间就到了王家发妆的日子,好事的京城百姓照旧站满了沿街,结果就只见王家那嫁妆简简单单,总共只有三十二抬。

而且,中间好几抬的嫁妆明显都能看出是充数的。

别说对比朱莹出嫁的时候那十里红妆的场面,就是对比渭南伯府嫁女儿那排场,也实在是差得太远。而这些好事者说女方寒酸的评论,却丝毫没有影响赵国公府众人的心情。迎客的照旧满脸堆笑,门前迎接的赫然是朱廷芳这个长兄,两边交接礼数纹丝不乱。

而等到把送妆奁的王杰之子,年少的亲家小舅子迎进门之后,朱廷芳就沉声说道:“太夫人今早传话下来,道是等二弟妹进门,就想把家分一分,所以劳烦令伯母能过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