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第2/3页)

“皇上,之前臣等看到高丽国书的时候,票拟上说何曾下诏,何来贡女,就是因为对那国书上的所谓奉诏二字实在是惊诧。但我朝当时颁诏是怎么说的,既然有猫腻,恐怕光去翻找我朝这边诏书的底稿,已经没什么用了。臣觉得,还是得先去试探试探。”

说到这里,吴阁老顿了一顿,随即才笑容可掬地说:“此次来的那位高丽王族者山君,好像是要进国子监读书的?既然如此,找几个贵介子弟带他出去转转,顺便探问一二,应该能把实情问出来。”

然而,吴阁老此话一出,旁边孔大学士就没好气地刺了一句:“吴阁老想必忘了一件事吧?如今的国子监中,好像没几个贵介子弟了。半山堂已经搬去外城公学了。”

吴阁老那张脸顿时微微一僵,随即就有些气恼地反讽说:“孔大学士这话倒是奇了,国子监六堂里,就至于一个贵介子弟都拎不出来?想当初赵国公那位大公子还曾经冠绝六堂,名噪一时,如今六堂一个成器的官宦子弟都没有,这国子监学官都是吃白饭的吗?”

张钰见这一回竟然换成吴阁老和孔大学士针锋相对,大学士张钰顿时哭笑不得。然而,他暗自瞥了一眼皇帝,就只见人虽说不置可否地在那摸下巴,可眼神却明显有些飘忽,很显然已经走神。

权衡皇帝那性格,他就暗自觉得,皇帝是首肯吴阁老这个提议。只不过,如今的国子监中,要挑出朱廷芳这样文武双全,能力卓绝的人,就连他都觉得不太现实。

别说国子监,多少进士及第金榜题名,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的人,刚做官时也是磕磕绊绊,待人接物也是缺点多多。而且在他看来,国子监中最优秀的学子去对付者山君这种高丽贵胄,那其实是压根用错了人。

于是,他当机立断地说:“皇上,臣以为吴阁老此计可行。只不过,高丽那者山君虽说年少,但他们从建国开始就是迫父退位,迫兄退位,而后又是靖难……总之就没消停过,王族必定小小年纪就胸有城府,所以一般品学兼优的监生,恐怕没用。”

孔大学士一下子就听出了张钰的弦外之音,当下就黑着脸问道:“张大学士的意思是,监生不行,让公学那些小滑头出面?”

“怎么能叫小滑头呢?”吴阁老刚刚和孔大学士磨叽这么久,就是想把这个由头带出来,却没想到被张钰给占了先,因此委实有些小小的懊恼,但有人一块帮他扛住孔大学士,他自然乐得继续摆事实讲道理。

“陆高远浪子回头变天才;张子深霸道公子今回头;张武张陆在邢台也做得有声有色;朱二郎如今也是朱公好农……这些人里头,也就是一个陆三郎在公学,其他的其实都出师了。他们论身份不低于那者山君,论见识还远远超过,而且……”

“孔大学士你说者山君这样一个高丽王族,是愿意和那些他永远都不可能招揽过去,对于他来说也完全没有用处的普通监生来往,还是愿意和这些身份尊贵,长辈是朝中重臣勋贵,日后说不定对他有助益的贵介子弟来往?”

被吴阁老说到这份上,孔大学士只能无可奈何地闭嘴。伪诏事件虽说和他完全无关,但他还是不想让张寿又或者陆三郎张琛等人有出彩的机会,可他夹袋里装的都是些出色的才子,确实拿不出张琛等人这样的贵介子弟。

但这并不妨碍他嘿然冷笑一声:“你们别忘了,想当初张琛曾经当街怒骂过的那个高丽王族,如今已经是高丽王了。只要那个者山君有脑子,看到张琛有多远就会躲多远!”

“太祖禁令,那小子敢违背,当然该骂该打。”

这一次,冷着脸接口的人却是皇帝:“要是被朕遇见,那也是照此办理。高丽号称奉行的是什么儒学,可实际上却是以人为畜,践踏民力,所谓科举也不过是两班子弟同场竞技,贵者恒贵,贱者恒贱,只学到了我华夏这历代科举的一层皮!”

孔大学士听得提心吊胆,生怕皇帝一时气性上来,打算下诏申饬高丽——好在皇帝也就是嘴上骂两声,骂过之后就嘿然一笑。

“不过关朕什么事?唐高宗当初倒是把高句丽打到亡国,结果却便宜了新罗,只要他们恭顺,朕管他们是不是把自己的子民当成牲畜!至于在我大明地界之内坐轿子,看在那小子年纪尚幼,一路颠簸,说话还算恭谦的份上,派人申饬两句就完了。”

吴阁老听皇帝已然定了基调,他这才笑道:“这位者山君坐轿子到城门后再换了主客司所备马车的事,臣倒是听说了一点缘由。据说,是他乘坐的两辆马车一路颠簸修补,最后支撑不住散了架子,却又不愿意坐其他人的车,这才把随行预备的那轿子拿出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