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谁爱嫁谁嫁!(第2/3页)

朱泾忍不住喝止了九娘,随即见朱二面色微妙,他就威严地扫过去一眼,见人立刻低下了头,想来也绝对不敢乱说出去,他这才淡淡地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怕皇上确实对大皇子和二皇子失望透顶,但也不至于希望他们孤老终生,又或者娶一个太不像样的妻子。”

太夫人赞同地点了点头,见九娘还有些不以为然,她就淡淡地说道:“九娘,你只要想想二郎,那就能明白了。就算二郎当初再混账,若是谁都看不上他,甚至打算随便找个乱七八糟的女人塞给他当妻子,就这么糊弄过去,你难道能忍?”

这也能和我扯上关系?朱二简直委屈极了。可紧跟着,他就看到继母为他说话了。

九娘此时满脸鄙夷:“那两个混账能和二郎比?二郎一不曾欺男霸女,二不曾胡作非为,顶了天也就是不懂事而已,从来不曾犯了律法。我们又没逼着谁家千金嫁给他,曾经那家拿着拒婚幌子来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二郎他爹立时怒斥从未看上他女儿,他不是大丢颜面?”

“更何况,二郎现在那是洗心革面,发愤图强,至少我如今走出去能堂堂正正地说,有这样一个儿子,我很满意,我很知足。皇上敢这么说自己对那兄弟俩满意知足?”

换做别的婆婆,这么被儿媳妇顶撞上来,老早就大发雷霆了,但太夫人早知道九娘这倔犟脾气,更何况,维护的还是自己的嫡亲孙子,她当然也就一笑置之了。

尤其是看到朱二那感动到极点的表情,她就笑道:“二郎,听到没有?不要辜负你母亲这一番话,以后千万要做个让她走出去都能堂堂正正夸赞的孝子。你这婚事,皇上亲自开口替你保媒,我和你爹也已经派人去宣大和王总宪提过了。”

朱二虽说当初听朱莹说过自己婚事有眉目的事,但具体是谁,朱莹却从来都咬紧牙关不肯泄漏人选。此时此刻,他终于听到了一句准得不能再准的准信,登时瞠目结舌。

皇帝保媒?而且还和王大头有关?不会让他娶王大头的女儿吧?天哪,但凡人有王大头那一半的固执和强硬,他就死定了!

没等惊恐交加的朱二跳起来,太夫人就笑吟吟地说:“是王大头寡嫂的女儿,据说为人贤淑能干,定是贤妻良母。”

听到贤妻良母四个字,朱二这才少许冷静了一点,心下盘算,侄女大概不会和女儿像父亲那样恐怖。再者,他是不是应该相信一下皇帝的眼光?

于是,他终于挤出了一个不太自然的微笑,却根本不敢提自己的婚事:“其实,皇上大概也挺苦的,毕竟再差也是自己的儿子。皇上也想要一个大哥这样出息的儿子,只可惜没法心想事成。别看三皇子和四皇子资质不错,可将来未必比得上大哥。”

“没错,再差也是自己的儿子。”朱泾点了点头,随即就有些唏嘘地说,“至于像你大哥这样的儿子,可遇不可求,但正因为他太优秀,有时候人言可畏,我就不得不把他放在最危险,最风口浪尖的位置,所以,天才不见得比庸才幸福,因为他要承担的太多。”

朱二这才终于哑口无言。然而,朱泾显然也没有继续拿自己儿子和皇子相提并论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说道:“选妃之事会重启,之前看过的那些女孩子,恐怕会重新列出名单来……”

他这话还没说完,外头就突然传来了一阵极其克制的敲门声,紧跟着就是李妈妈的声音:“太夫人,老爷夫人,刚刚通政司那边有人紧急捎信过来。”

通政司这种上通下达的地方,各方显要大多都会派人打探,于是那些公开的奏疏之类,几乎是送进去不多久就会有消息传到各家。至于那些机密的,虽然也有神通广大的会打探到端倪,但大多数人家都会相对谨慎不去打听,赵国公朱家就更是如此。

所以,此时家里三个做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谁又在什么公开的明折上写了不得了的事。而作为平日连旁听份都没有的朱二,此时那简直是一颗心痒痒得厉害,直接窜了起来到门口开门,涎着脸对李妈妈打了个招呼,这才直接请了人进来。

对于二少爷的过分殷勤,李妈妈虽说有些啼笑皆非,但事关重大,她还是快步入内。等进了屋子,她就对上首太夫人以及分坐左右的朱泾和九娘屈了屈膝。

“刚刚送到的消息,之前应召上京的那位豫章书院洪山长,就是前两日上书建议大皇子和二皇子应当早日成家立业的那位……他请求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大皇子。”

这一刻,正在后头关门的朱二简直完全傻了。

别说是朱二,座上那三位久经风雨的朱家主人,也全都为之瞠目。九娘反应最快,柳眉倒竖地骂道:“他这是疯了吗?天底下哪有他这样当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