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式纺纱机(第2/3页)

“因为棉田更适合沙碱地,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种好,那么为了有利可图,有些人会设法把荒地开垦为棉田,但也有些短视的地主也许会因为种棉花更加有利可图,就改稻田麦地为棉田。而在这种改种的情况下,又会有产量上的损失,于是由此影响农耕以及粮食产量。”

“但是,织布快不起来,最后前端产量高,又会倒逼更多人加入织布,又或者改良机器。”

张武和张陆哪怕读圣贤书的资质不行,但张寿把道理解释得如此简单直白,他们还是一下子就听懂了。至于赵四,他在愕然过后,就忍不住抓了抓脑袋,却有些不服气。

“既然有这样的担心,张博士你还要改良这纺机干什么?”

张寿呵呵笑道:“道理归道理,施行归施行。不可能因为机器提高了产量,却影响了人,就真的将其束之高阁吗,但是,这一点却不能不想到。除此之外,你不妨想想,如何更快地轧棉,如何更快地织布。因为单单纺纱快,反而会倒逼一整个产业发展。”

“这纺机既然做出来了,我回头会给你相应的奖金。其他的东西你要是做出来了,奖金同样少不了你的。等到日后机器试用确实有效之后,到时候你还会有额外的分成。”

赵四顿时喜形于色,连声道谢之后,他就有些尴尬地说:“不过,之前张博士你说的什么镗床钻床之类的东西,我还没琢磨出来。毕竟,这和磨床还是有差别的,而且水力的话……”

没等赵四把话说完,张寿就打断道:“那几种车床你慢慢研究,回头我会找人过来试试纺机,若是好用……我说不定还要找你师父帮忙,做个百八十台应急。”

见赵四果然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张寿瞥了一眼旁边欲言又止的罗小小,张寿就把人叫到了面前。果然,罗小小喜上眉梢地说:“张博士,你说的手动绕簧机,我做出来了,虽说因为抽丝的问题,那弹簧弹力各自有差别,但弹力总体来说不错。”

张寿一听手动绕簧机做出来了,顿时大为振奋。他跟着人到了另一边一个堆满了各色零件的角落,见他拿出来一堆各式各样规格的弹簧,当然,要说弹力标准,那就没法说了,他一一查看了一番,最终还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这绕簧机既然你做出来了,那自然也有相应的奖励。这样,赵四把新式纺纱机做出来了,你和他一块想一想,试一试,把从前织机上纺纱用的抛梭装上弹簧,改成可以自动来去的飞梭。当然,这是我的设想,具体如何去实施,要靠你们。”

见罗小小登时二话不说就去一旁揪住了赵四,两人激烈讨论了起来,张寿一时莞尔,等回头看到张武和张陆正在目瞪口呆,他就招手示意他们跟自己出去。

等到了院子里,他就笑着对张武和张陆问道:“知道我刚刚为什么要告诉你们,那新式纺机如果真的有用,会造成什么结果吗?”

这一次,却是张武反应更快:“小先生是想说,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错,这世上很多事情,都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很小的选择,有时候会影响一连串事情乃至于大局。所以做一件事情,不妨想一想别人的反应和应对是什么。这和下棋不是想一步,而是想到两步三步甚至更多步,是一个道理。”

见张武和张陆全都连忙点头,张寿就不说教了,而是若有所思地说:“京城并不是产棉地,我听说除却江南山东这两个产棉之地之外,距离京城最近的沧州,棉田相对分布较广,此外则是邢台。所以,这纺机若真的要推行,棉花的来源怕是要着落到这两个地方。”

张寿话刚说到这里,张陆就叫道:“小先生,我家里在沧州就有四百亩棉田!”

“我家应该也有。”张武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沉声说道,“如果可以,我可以向家里提出,分家的时候就要棉田,不要其他!”

张寿见两兄弟的反应这么快,这么坚决,不禁莞尔。然而,想到最好的棉花品种是陆地棉和海岛棉,两样偏偏全都是从美洲传过来的,他就忍不住叹气。怪不得人们常说那块大陆是天赐之地,在那块土地上,其他大陆都没有的各种优良农作物真的是太多了!

说实在的,他越来越怀疑太祖皇帝当初一大把年纪还率先带头远航美洲,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移民又或者说殖民,而是冲着那些农作物去的。

他想着就笑道:“要推广纺机,未必得从根源的棉田开始。再说,几百亩地看似不少,可实际上一年能出产多少棉花?能纺出多少纱线?织出多少棉布?做出多少衣裳?而且,你们看过刚刚那纺机,应该能想到,只要是有心人看到,那么仿制起来,简直是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