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争相收徒(捉虫)(第2/3页)

苏建国一听,眼睛亮了,读书的人谁不想高考上大学?大学出来了,那可是直接就是干部了,这是多好的事情?

本来他还想着,万一高中之后没找到工作,他还想着去部队当兵呢。如果高考真的能够恢复,他还当什么兵,直接上大学就得了。

晚晚又说:“哥,他们让我不要说出去,说这事很敏感,不能乱传。我只告诉你,就不告诉二哥三哥了,你也要保密哦。”二哥三哥反正也不到时候,等到他们上高中高考早恢复了。顿了顿,“那三位爷爷对我可好了,李教授还教我识字学画呢,还有石老先生,还说要教我学医。”

苏建国想了想:“晚晚,学医就算了,这事太敏感了,你看石老先生都被下放到农村了,说明医生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这事太有风险了。”

晚晚自然知道大哥的担心,现在医生可不吃香,就像老师并不吃香一样。但是在以后,这两种职业相当的吃香,而且社会给予的评价也高。

她前世生病,一直在跟医生打交道,一直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她对医生充满了尊敬,但同时又害怕医院。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暂时对学医不感兴趣。

“我不喜欢当医生,放心吧哥,我不会跟石老先生学医的。”

苏建国这才放了心,他还真的害怕妹妹一不小心就跟石老先生去学医了。这可是个高危职业,现在打击的对象,他可得看着点妹妹,不能让她被石老先生哄了去。

“你以后还是少去牛棚那边,万一被人看到了,对你也没有好处。”

苏晚晚说:“我知道的,我会小心的。”

晚晚当然知道,牛棚那边的人,现在都是很高危的,但她确实喜欢那边的三位老人。

不管是石老先生还是李教授,或是刚来不久的萧老先生,她都非常的喜欢。

他们都是可爱又可敬的老人,一点也不摆夹子,哪怕是看起来很冷清的李教授,在看到她的时候,也是一脸的笑意。

特别是萧老先生,这位老人也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看着有点儿严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点儿严肃也慢慢地消失了。

相处久了,晚晚就越发地感觉到了萧老先生的和蔼。

抛却他以前的身份,这就是一个老人,有家人有孩子。

她也感觉到,萧老先生对她非常的好,这种好里面,她感觉到了他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孙女。

或许是有他自己孙女的影子吧?

她记得他曾经说过,他有一个孙女,今年八岁了。

八岁,多小的年龄啊,也不知道等萧老先生回去了之后,还能不能记得他。

不过人家有爸爸妈妈疼着,应该也不会太孤单。

就像现在,在她再一次地去牛棚之后,萧老先生又拉着她聊起了家常。

晚晚总是会隔一段时间就去牛棚看一下,当然每一次去,她都会好好地观察,不让任何人发现她。

“晚晚啊,看着你,我就想起了我们家钰月,她像你这么小的时候,总是哭,总喊着要回家。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爷爷家里就是她的家。后来,我请了保姆,但是她不喜欢保姆,总是会跟我一起睡,只有我哄着她,她才能入睡。”萧长征说起孙女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慈祥。

晚晚问:“那位姐姐的爸爸妈妈呢?”

这话似乎触动了萧长征的内心痛处,他叹息:“没了。”

晚晚突然懂了,难道萧老先生的儿子儿媳妇都没了?她喃喃着说:“萧爷爷,对不起,我……”

萧长征说:“我儿子是牺牲在海边战争,他是好样的,我为他骄傲。”沉痛的声音中,却又有着骄傲。

这是身为军人的骄傲吧?

能够看得出来,萧老先生也是一个军人,他身上长年都穿着军装呢,虽然没有帽领肩章。

“萧爷爷……”虽然萧老在那里轻描淡写地说着,但是她知道他的心里很痛。

儿子死了,儿媳妇也没了,只剩下一个孙女,只有八岁,现在老先生又被下放到了下河村,他肯定很担心他的孙女。

她也理解,萧老先生的这种心理,看到她想起了自己的孙女。

“我就这么一个孙女了,我两个女儿都在外省,外孙外孙女也不常来,有孙女陪着我,我觉得整个人生都是充满幸福。可惜了,我现在到了乡下,钰月这孩子得多伤心。”

去了陌生的地方,是不是又大晚上的不敢睡觉了?

萧长征望着前方,怔怔地发呆。

晚晚知道,萧老先生又在想他的孙女了。

一个可怜的老人,孤苦伶仃地独自一个人到了乡下,还时不时地要被拉出去斗一下。

他的头发看着更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

晚晚在心里决定着,以后多来看看他。

在萧长征发呆的时候,晚晚又被石老先生拉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