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图穷匕见(第3/5页)

“是这样没错,但船上大部分人都在甲板上开party,在那个时间点,有客房服务有需求的人几乎没有。”单瀮解释道,“当时我已经上船了,第一个询问的,就是她和管家。小姑娘给我看过,服务总台按铃传呼是有记录的。她向我保证,只要没有按铃,她就没有离开过服务台——在5点晚宴开始前后,她离开的比较频繁,但到了七点,大概在7:15PM到8:21PM期间,总台没有服务记录。”

“这个按铃提醒,我当时还拍照记录了。”

“期间,服务员没有看到B区有人进出,和管家去开门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房间有人。她的口供,和薛女士的证据,逻辑上似乎是相悖的。毕竟,B区就只有那么一个出口。”

单瀮补充道:“也正是因为她没有看到有人出来,所以,她发现房里有人上吊时,第一反应是李墨婷自杀了。”

林鹤知想起那个蹲在门口嚎啕大哭、话都说不利索的女服务员,沉默地皱起眉头:“她说的话可信吗?她当时情绪比较激动,而且,她又不是一台监控仪。她可能在低头玩手机,看剧,和人聊天……可能就是她没有看到?”

“但7:40PM那个证据就不一样了,甲板上有不少目击证人,薛女士,以及她的朋友Marie和辉哥——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个证据肯定是不会错的。”

单瀮皱了皱眉:“可是B区那扇门,只要打开,总服务台这里是会有提示。而且,我认为服务员没有撒谎,她做笔录的时候,那个诧异啊,觉得闹鬼了的感觉,我觉得非常真实。她和我说,如果李墨婷要离开那个房间,只可能是在五点半到六点半之间走的,因为那时候晚宴,交班,各种事,大家都比较忙,服务台经常处于没人的状态。”

林鹤知抱起双臂,转身靠在白板上,头脑飞速地思考起来。

显然,服务员的证词,和薛女士的证词之间存在矛盾。

可是,薛女士的证词不存在造假可能,且根据船体结构图,B区确实就只有那么一个出口。

那么,只有三种可能——

可能性一,服务员非主观性地给出了错误信息,因为她自己上班摸鱼。

可能性二,服务员故意骗人,给出错误信息,那她可能是被什么人给收买了,或者直接与案件有关。

可能性三,则是,服务员没有说谎,薛女士也没有说谎……

“如果双方提供的都是正确信息……”林鹤知微微眯起眼,“那么7:15PM之后,就没有人再进入过李墨婷的房间,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薛女士看到的‘蓝色灯光的屋子’,并非2B1。”

“当时,我们默认薛女士说的房间,就是李墨婷的屋子,是因为从薛女士那个角度看过去,只有2B1拥有蓝色氛围灯。”

那么,假设第三种可能性成立,就只有一种解释——

薛女士看到的房间,是2B1隔壁。那是一间没有蓝色氛围灯设计的房间,但这位凶手同谋,自己创造了一个蓝色背景。比如,TA可能自己带了一盏蓝色的灯,或者更方便一点,TA用蓝色的透明纸糊住顶灯,便可以在房间里创造出蓝色氛围的效果。

显然,这是凶手设计的一环,用来故意误导警方的假证据——毕竟,李墨婷本人并没有使用氛围灯的习惯。

林鹤知再次去看船体的平面结构图,离2B1最近的房间,是2C6,再过去是2C5。虽说B区与C区房间贴在一起,但内部设计完全不同,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入口。

由于B区是李家人专用,有额外的保险门,而C区入口则在二层的另外一端,拐进去后,要走过长长的过道,才能抵达离2B1最近的2C6。服务员可以看到B区人员进出,但总服务台的位置,并看不到C区进出。

林鹤知伸手点了点平面结构图:“人员名单再给我看看,当时住在2C6、2C5的人是谁?”

经检查,2C6住着一位来自港城的女珠宝商,目前看来是李涌进试图讨好合作的对象,而2C5则是住着一位来自内地的珠宝渠道商,是李氏稳定交好的合作伙伴。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与二十年前的恩怨,似乎都扯不上关系。

刑侦组在明确了李庭玉的作案嫌疑后,单瀮重新布置起了任务:“叶飞,带一队人去港口,你找到徐警官,让他带你摸排一下当时在翡翠号附近的船只——打听一下有没有捞到人的,那些私营的小船,一条也不要放过。他应该是有一套潜水装备,但显然,光靠这个,不太可能在海上漂太久,那个位置也不可能游到国外去。”

叶飞把口香糖吹成一个巨大的泡泡,炸了:“好嘞!”

“小王,高铁、飞机、高速卡口——把李庭玉的照片发出去,哪里发现哪里拦下。”

“段夏,调取李庭玉的个人档案,银行账号,还有他在美国的家庭关系,看看是否存在身份盗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