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张士诚第二(第3/3页)

从张士诚的身上,陆谦能找到自己很多的相似点。以至于他一度都钻进了牛角尖,怎么才能不叫‘义气’在日后不羁绊掣肘自己。

陆谦他实在是想不出法子来。一度他都觉得自己要给智商充点费了。

是潘金莲无意中的一句话叫他如梦初醒。那日他问潘金莲怕是不怕?毕竟跟随他的日子,那真的是不叫安稳。

结果潘金莲回话说的很虚假:“官人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兵锋无敌,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德广,可谓无二。宋室纵据有神州,兵多将广,其下又能事者极多,却只是那冢中枯骨,早晚为官人所破,妾身有何可忧可怕的?”

这话虽听起来顺耳,但假的很。可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与兵锋无敌这十二字却如黄钟大吕,叫他猛地醒悟来,自己真的是迷了心窍了。

那张士诚是什么性格?雄才大略四个字绝对跟他联系不上。私盐贩子出身的他,是出了名的爱斤斤计较,且胸无大志。夺取了富饶的苏杭之地,就心满意足了。似乎就没真正图谋过整个江山。

陈友谅与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联系张士诚,要两面夹击朱元璋。后者面上答应,实则按兵不动。

是的,你可以怀疑陈友谅在‘远交近攻’,乐得看陈朱两败俱伤。但是在鄱阳湖陈汉大败后,你不趁着朱元璋的主力在外的机会,全力进攻老朱。不说把应天打下来,至少将泗州、扬州这些江北之地夺下来啊,难道你就是个睁眼瞎,看不到泗州、扬州这个江北凸出部分,对于自家的害处?反正张士诚是给朱元璋来了一遭神助攻,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消灭了陈汉,再回过头来,二十万大军攻伐自个。

所以他也绝对称不上英明神武,更不要说是兵锋无敌了。

而陆谦呢?他自己知道自家事,英明神武可能与他也不是那么相配,但他却绝对是雄才大略,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夺取万里山河,主宰整个天下兴衰。而有系统在,他手下的兵马也真的能称呼的上兵锋无敌。

陆谦如梦如醒。是啊,自己与张士诚是有很多相似,可自己与张士诚也有很多的不同。

他是被‘兄弟义气’给架住了,但这兄弟义气再重,他也不会像张士诚那般赏罚不明。张士诚因为其打江山的都是当年的兄弟,所以其兄弟犯了错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这特么不是在找死?

陆谦却不会。他很清楚的记得一句话:赏罚不明,百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