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宋军大败(第3/3页)

尽管宋军想秘密撤走,但还是被辽军发现了。

耶律大石得到消息后,当即骑马来到河岸往南岸眺望。

见宋军主力果然撤走,只留下少量兵马守关,耶律大石马上派人去向萧干报告,同时令轻骑兵立即集结过河追击。

白沟河距离雄州仅三十里路,中间有一个地方叫古城,辽军在这里追上了宋军。

两军相接,鏖战激烈。

实时,北风,大雨,震雹如拳椀,人不能相视。

可环境虽然如此,但耶律大石及手下辽军骑兵仍衔着宋军不放。

马军对步军的优势,在此战之中显现得淋淋尽致。

宋军负责殿后的精锐军马很快就被数量数倍之的辽军骑兵击溃,然后辽军骑兵一路掩杀,宋军大溃,甚至就连都统制种师道和与监军崔诗都差点死在辽军的这波攻击之下。

童贯得到消息之后,当即下令:大军不得入城——童贯担心宋军入城时会将辽兵引入城内,那样的话,雄州可能就会陷入辽军之手,遂下令关闭城门。

宋军将士见状,纷纷大喊:“别关闭城门!”

可童贯视若罔闻。

不多时,西路军的杨可世和女婿马彦传及大将杨惟中也来到城下,与辽军激战。

(这里有个疑问,史书记载说,“兴宗遣中部将杨可世援之”,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因为杨可世此时在东路军中,不知是记载失误,还是宋军中有两个杨可世?)

童贯站在城楼上观战。

见城外战况激烈,童贯便派遣辛企宗和辛永宗带领胜捷军出城增援。

胜捷军的纪律虽然不行,但关键时刻还是很能打的。

在胜捷军加入战团之后,辽军的攻击立即一缓。

耶律大石见无法再产生更大的战果,便带着辽军退去。

此战,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兵甲辎重漫野。

傍晚,种师道接到宣抚司命令,令他在雄州城外扎营结寨,收拢队伍,原地待命。

风雨虽已暂停,但天空依然灰暗无光,地上到处是积水、到处是泥泞。

种师道凝望着黑沉沉的天空,心情无比复杂,他知道,他在劫难逃,虽然此败并非他一人之过。

远处城墙上的童贯,面沉似水,“谁该为此败负责?”

童贯和种师道很快彼此看向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