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变化(第3/4页)

这里的男人卑躬屈膝,这里的女人小意奉承,将他们高高架了起来,却如同锦衣夜行。

如果是太子监国,他们绝对不敢回大明,谁知道太子会不会受了儒生的蛊惑,就把他们砍头了。

太孙殿下却绝对不会!

庞瑛笑道:“属下为殿下准备的那个日本美女,如今已年方十三,这次也能献给殿下了。”

他管理着几万人的矿山,在其中一家发现了一个绝色美人,虽然当初那小女才十岁,他就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并且让人细心调教。

朱瞻基不喜古物,不喜金银,不好奢华,也就只喜欢女色。他的这些属下们一个个自然就投其所好。

但是纪纲却说道:“这次我先回去,你待夏日再回。另外,将矿上各种详细资料都准备一份,我怕这次回去,殿下会相询。”

庞瑛不怕纪纲会贪没属于他的功劳,如今的纪纲已经升无可升,作为外臣,他已经定位了,所作所为无非是保住眼前的位置。

但是庞瑛不同,他也想当一个像纪纲这样的土王,让家族延续下去。

他想回大明,也想打听一下庄敬的消息,不知道他在南洋如今怎么样了。

南洲,向东城。

这里是后世的布里斯班,也是南洲气候最温和的地方。

当初这里只是建成了简易的补给点,但是经过三年的开发,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集镇。

太孙殿下离开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了五百海军,三艘二级军舰,还有两艘传令舰。

除了五百海军,就还有庄敬率领的一千六百倭寇。

海军平日是不会出补给点的,他们最远也就是跑出去几十公里打猎。

但是这三年,庄敬率领这些倭寇不仅将周边的环境已经全部摸了个清楚,屠杀了足有五个不听话的部落,还拉拢这些部落小规模地开发金矿。

这件事在一开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太孙殿下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源,他们的手里没有拉拢那些土人的东西。

但是太孙离开不到一年,就有第一批物资运了过来。除了粮食,香料,还有各种布匹,工具。

庄敬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会了一些土话,也让人教会了几百个土人孩子学说大明话。

这些孩子学起说话来比较快,一年下来,已经能够跟大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了。

通过他们,庄敬能够把自己的命令开始传递下去。

接收到第一批物资的时候,庄敬一点黄金都没有留,全部交给了海军,换取了第二次送来更多的物资。

这些土人虽然不喜欢穿衣裳,但是他们并不拒绝穿鞋子,即使一个傻瓜,也知道穿了鞋子会更舒服,跑的更快。

他们还喜欢大明的匕首,铁箭头,长刀,长矛。但是这些,都需要他们用很长时间的劳作,才能换到。

大明人优越的生活让他们主动开始跟着模仿,学习,一个小部落,也会尽量寻来大块的黄金,来跟大明人换一口铁锅。

有了铁锅,他们也学会了喝鲜美的汤,煮熟食,用筷子吃饭。

三年下来,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会说几句大明话,捡到了黄金,也学会跟大明人交换物资,讨价还价。

当然,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用劳作来换取食物,换取他们想要的物资。

依托在向东河的两边,目前又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定居了下来,他们主动成为了大明人的附庸。

在野外狩猎,他们经常会饿肚子,但是只要给大明人干活,他们就能换到吃不完的食物。

也有不少土人少女主动依附了大明士兵,这三年来,已经生下了超过两百个大明人和土人的婴儿。

只不过,因为形象问题,换防的海军士兵们有不少都不想带这些土人少女们回去大明,这些婴儿也被留了下来。

换防的海军已经更换了两批,一年一批,留下了有四十多个混血儿,跟随他们的母亲一起生活。

不过因为朱瞻基当初曾经交代,有这样的婴儿,大明军队要负责起来。

所以这些婴儿和他们的母亲,都被养了起来,他们的母亲也成了军营的帮佣。

等这些婴儿稍微长大一点,就要开始接受免费的教育,学说大明话。

庄敬对这些是没有兴趣的,他只管打打杀杀,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其次,他就一直在费心为自己寻找一块适合发展的地盘。

他很清楚,因为南洲并无外敌,他想要跟纪纲一样直接分一座银山是不可能的。

他带领的这一千多倭寇,以后也会被经常调派,所以封地肯定要寻找一片靠海的区域。

既然是这样,就需要找一片,沿海,能种地,自给自足,又最好有一些矿产的地方。

在向东城的南方大约两百里处,他沿着一条小河向上游寻了大约二十里地,发现了一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