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2/3页)

所以他很快就在心里分析清楚了利弊,大声笑道:“咱家的行动自然是得到了殿下的授意,只是没有想到黄守备与赵指挥使竟然这么快就能得到消息,不如到咱家的船上详谈……”

黄渊与赵永亮相视了一眼,两人都微微点了点头,接受了常福的邀请。

这艘被分配给内监的千石船,并不是纯正的战舰,主要以货物转运为主。船上面装的东西,也大部分都是为朱瞻基服务的。

来到船上,进入了船舱,可以发现这艘船的外部虽然与其他战舰一样,但是内部却装修的非常奢华,处处装饰都是贡物,一般人根本不敢享用。

请了黄渊与赵永亮坐下,常福这才笑道:“明人不说暗话,咱家也是利索人,黄守备与赵指挥使专程到来,怕是也为了倭皇年金吧?”

黄渊心中一叹,他原本以为对方掌握的东西与他差不多,但是现在看来,对方掌握的情报,远比他多。

不过想想也对,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来自于太孙,而太孙那里的所有情报,都是经过咨情司筛选过的,自己能够从不多的资料里面分析出这个情报,咨情司掌握的情报恐怕会更多。

他笑了笑说道:“的确,渊这几日一直在看太孙殿下转移给我的情报,发现自去年年冬,倭皇自古都奈良转移过来了一批物资,想要转运到江户。但是由于庄佥事火烧长崎,大阪,这批财货就一直没有运出去。后来我大明舰队封锁大阪湾,这批物资应该还在此地。”

常福赞道:“黄守备不愧明见千里,如此少的情报就能分析出如此多的情报,不过我咨情司却是直接拿到了第一手的情报,不仅知道这批财货是倭皇准备运到江户建城的金银,还知道其大致数目。”

赵永亮忍不住问道:“殿下可否知道此事?”

常福笑道:“我咨情司行事自然受殿下指派,不敢有瞒,只是殿下不欲让军队分心,才让我们将这些情报抽了出来。”

黄渊和赵永亮登时大为沮丧,如果朱瞻基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找到这批金银自然能让他开心。

但是这件事既然朱瞻基已经知道了,他们就是献上金银,也不过是理所应当。

只是他们已经到了此地,这个时候也不能抽身事外,何况,他们也对这批金银有了兴趣。

既然事情已经是公开化的,赵永亮也就大方地让一百五十名羽林卫的士兵下了船,协助内监的人一起寻找这批金银。

羽林卫的加入,比起只有百十个内监要快的多了。他们仔细寻找了每一处仓库,然后查看了各处的地面有没有挖掘的迹象。

但是哪怕在此地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这些金银究竟在何处,让几个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赵永亮作为外人,没有参与过情报的分析,所以第一个就有些丧气了。“难道情报有假,或者是倭皇已经让人转运走了这批金银?”

常福回首看了看人群后方的一个貌不惊人的中年,问道:“何总旗,你在大阪年余,这里的情况最早也是你汇报上去的,你也最熟悉这里的情况,可曾发觉这批财货被运走?”

原本看起来和和气气的何总旗这个时候挺起了胸膛,走到了人群的前面,朗声说道:“卑职亲眼看到大批财货运抵此地,此后也一直关注着这里的情况,可以肯定这批金银并不曾运走。当初这批财货运抵,所有参与的人员全部被处死。日本缺少大型车辆,金银沉重,运输艰难,为了保密,他们根本不敢让一般的人参与进来,泄露消息。”

众人点了点头,相信他的话没有错。金银的运输的确艰难,一小箱就几百斤。而日本道路崎岖,车辆稀少,想要运这样的货,的确很难保密。

黄渊看了看到处已经被挖的坑坑洼洼的地面,问道:“以你所见,这些财货他们会藏在何处呢?”

何总旗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港口旁边的河道,不确定地说道:“既然陆地上没有,会不会藏在水中呢?”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看向了这处仓库的专用码头。既然这些金银没有被转移走,陆地上又没有,那么最大的可能还就只有水里了。

黄渊看了看赵永亮,赵永亮立即会意地吹响了脖子上的哨子,召集了羽林卫人员集合。

待一个个浑身泥土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在了他的面前,他大声说道:“会潜水的出列,下水去查探一番,看看有没有箱子之类的物品。”

羽林卫的成员大部分来自凤阳和江南一带,有近半人员会水,这一百五十人,能够轻轻松松地选出五十人来。

不过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赵永亮挑选了二十个水性精湛的士兵,让他们脱掉了衣服。

虽然现在才四月底,河水还有些凉,不过毕竟已经进入初夏,他们又挖了半天的土,并不怕下水之后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