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父子,男女(第3/5页)

夏文不是听不懂老皇帝呵斥之语,夏文却还是答出了心中以为的正确答案。夏文先想的是撇清自己的干系,再想的是向老皇帝证明自己是如何的正直,如何的君子。

“退下!”老皇帝似乎更怒了一些,怒的不是夏文这一番话语,怒的是这个儿子怎么这么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江山社稷,家国大事,夏家三百年基业,扯这么多正人君子,有何用?有个屁用?

夏文见得老皇帝如此发怒,哪里敢就这么走了,连忙再解释一句:“父皇,儿臣自小就学那圣贤之道,自小就知道君子慎独,这么多年来皆以为准绳,万万不敢有丝毫背道之心!”

帝王心术,夏乾在实践中学了多年,知道皇帝该有个什么样的心思。

讨好皇帝、顺利继承大统的方式,夏文也学了多年。有先生教育的,有圣贤书里看到的,有身边友人闲谈的。太子选仁选德,夏文深信不疑,夏文这么多年做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在父皇面前保持一个君子的形象。要比夏翰更有君子风范,要比夏锐更有君子风范,要比所有的皇子有君子风范。

内心的龌龊,内心的城府,内心的心机。都要在老皇帝面前掩饰得一干二净。

今日这一番交谈,老皇帝兴许是有些无奈的,夏文还在说那些圣贤之道,老皇帝极为无奈,夏翰不成器,夏锐更不成器,甚至老皇帝都不愿意看到夏锐,唯有夏文入得老皇帝之眼,所以老皇帝病危之时,也只把夏文召回了京城。

奈何夏文今天的表现,实在让老皇帝失望透顶。但是老皇帝还是没有忘记自己身为父亲的责任,开口又道:“你交友以才名论人,京城之中有个徐杰徐文远,此人乃是淮西大江郡的举子,今年也要进考。此人当交,更当学。好好与之学!当年徐文远之师欧阳正,与朕同心同德。往后你与徐文远,当也要同心同德。”

老皇帝夏乾眼中的徐杰,年纪轻轻,能谋大事,能谋人心。从帮助欧阳正回京,到谋那监察天下的事情,面面俱到,智计不凡。

夏乾并不知道徐杰与夏文之间的事情,此时说这一语,就是让夏文与徐杰交好,夏文若得徐杰辅助在旁,夏乾兴许也就能多一份心安了。

夏文却是闻言一愣,哪里料到老皇帝突然提起了徐杰,还叫他要与徐杰同心同德,心中只觉得复杂无比。甚至还有一些嫉妒之心。嫉妒的是自己在这里挨了一通批评,老皇帝却拿徐杰来夸了一通。

尽管心中有复杂的念想,夏文还是恭敬答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夏乾起身,抬手挥了挥,微微摇头,往后而去。

留得那满身是汗的夏文,站在当场愣了许久,方才转身出了偏厅,急急忙忙去寻舅父李启明商议对策。夏文倒是知道今日自己惹得老皇帝夏乾不快了,唯有焦急,焦急如何挽回今日丢失的形象,挽回自己可能要失去的皇位。

大早,欧阳正派人来唤徐杰去见。欧阳正也知道了昨夜之事,皇子被刺杀,金殿卫半夜捉拿徐杰,这些消息欧阳正大早都知道了,担忧不已。

徐杰也连忙去见欧阳正,欧阳正今日也是难得拖延了自己到衙门里去上值的时间,在家中坐立不安等候徐杰到来。

好在徐杰把前因后果说得清清楚楚,好在徐杰化险为夷了。

欧阳正皱着眉头,不断在书房内踱来踱去,脸上的担忧还有,口中说道:“李启明歹毒不减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既然要你的命。老夫就是再如当年那般被贬谪出京,老夫就是死,也要与他斗到底,也要保住你的性命。”

徐杰心中感动不已,却是连忙开口说道:“老师,切不可意气用事,事情当一步步来,陛下有动勋贵之心,我们也就不必着急,配合陛下行事就是。谋定而后动,如此才是稳妥之策。”

欧阳正转头看着徐杰,欣慰不已,欣慰自己这个弟子怎么这么理智,这么沉稳,这么优秀。越是欣慰,欧阳正便越是愤怒,口中只道:“我先去见谢中丞,再回衙门里。明日有早朝,当以牙还牙,教他几个心腹之人身披枷锁,入牢狱吃罪!”

欧阳正要去做的事情,就是与谢昉一起准备卷宗,准备材料,准备弹劾,准备朝堂之上辩论的话语,弹劾的就是李启明的亲信之人,如此当作报复。

欧阳正已然快步往门外而去,徐杰起身往外去送,送欧阳正上马车。

欧阳正上了马车急行而去,徐杰也准备起身回家。

却是欧阳文峰到得身后,埋怨道:“文远,你回京也有三四天了,缘何都不来寻我,到府上来也是来去匆匆,也不知你在忙些什么。”

自从徐杰进了欧阳府的门,欧阳文峰就等着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