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徐杰的故人(第2/2页)

吴伯言率先上了船,左右看了看,不见徐杰的故人,回头调笑道:“文远,你这故人叫个什么名字?”

“颜思雨。”徐杰答道,便也不去看吴伯言脸上的调笑意味。

“名字颇雅,想来技艺也是不差。”吴伯言说完,回头对那小厮又道:“且先开船,银钱少不了你的,找身后那个老头要。”

吴伯言的意思便是这艘画舫不需要再招客人了,算是包下来了。

此时画舫的妈妈才刚刚收到消息,从船舱里快步而出,还显得有些紧张,稍微镇定一下,急忙走到头前一福,笑脸如花:“吴先生屈尊大驾光临,是奴家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哪里还能收您的钱,先生快里边请,最好的龙井,最好的花雕,马上就备好。”

吴伯言闻言,大手一挥:“既然是照顾故人生意,自然要给钱,老夫身后那老头有的是钱,不在乎这点花销。”

谢昉面色难看,口中回道:“我一年就那点俸禄,哪经得起你这么花销。”

吴伯言忽然来了个一本正经,说道:“谢老头,老夫可是也当过官的……”

谢昉闻言并不答话,而是越过吴伯言,直接走到头前去了,负手昂头。似乎在于吴伯言说,我花钱,我走前面。

吴伯言倒是也无所谓,只是浅笑着回头与徐杰示意一下,几人便入了这画舫的大厅。

这画舫与徐杰上次在大江郡东湖上的画舫显然不是同一艘,明显小了许多,格局布置也简陋了许多。徐杰倒是也不在意,两个老头对坐首位,徐杰坐了吴伯言下首。

四面窗户皆开,春风拂来,还有一种春天的气息。

画舫妈妈亲自伺候着,前后忙忙碌碌,颜思雨还在对镜理红妆,也要经过一番繁琐的打扮,换一身最好的衣服。

谢昉却是先抚起了琴,只是正式抚琴之前,谢昉还把画舫备的琴端详了一番,也试了试音,还有评语:“此琴不差,音质正准,只是少了年头,腹下无纹,致使音质缺了一些通透之感。”

徐杰对于琴道,并无多少了解,只在书籍之中看过一些记载,便也知道越好的琴,越是需要年头,年头久了,琴腹会有裂纹,纹路越多的,音质往往越通透,共鸣越好。

谢昉自顾自的说,场中竟然无人答话,当真是高山流水无知音。徐杰见得无人答谢昉之语,停了片刻,不想谢昉真的尴尬,答了一句:“谢郡守,不知这天下何人制的琴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