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史上最长实验(第3/4页)

但他的外交努力到此为止,攸侯喜指挥官专用的马拉战车飞驰而过,驭手没有注意到这位老人,结果拥有强大动能的车轮给了上议长一个向左的力,严格遵循着牛顿第二定律飞到旁边的草窠。

由于这起不幸的事故,上议长在死于历史车轮之前,就被真正的车轮撞飞。

正如《共经。红约。李卜克内西书》7:36说:"我实在告诉你们,那些幻想在议会内部通过民主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的人,他们都是持阶级调和论的修正主义者,就象是玛雅的王,历史规律必不给他们成全。"

失去了上议长的巴拿马城邦还在等待,结果他们等来的只是没有耐心的攸侯喜指挥官和他的大军。巴拿马城邦的守军进行了奋勇的最后抵抗,他们龟缩在高耸入云的金字塔里,把石门紧闭,大声地向神祈祷。殷商军团一时也拿他们没办法。

玛雅祭司们试图告诉石室里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幻觉,只有这个金字塔的内部才是真实的整个宇宙。很快坚守者们发现石室里没有食物,纷纷饥饿难耐,玛雅祭司们不得不再度解释饥饿只是幻觉。但当饥饿的痛苦真实到无法回避的地步时,祭司们只好三度修正自己的理论,宣称生存本身就是件痛苦的事,为了解除痛苦,唯有将生存也视为一种幻觉,才能凭着大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

这是一套严谨的宗教理论,唯一遗憾的一点是,在玛雅祭司们发展出小乘佛教之前,他们全饿死了。

共和历前二百零四年三月,巴拿马城陷落。这标志着玛雅文明圈的彻底没落。

尽管还有零星城邦仍旧保持着独立状态,但玛雅作为一个文明已经不复存在了。

另外一个强大的势力取代了它。

而究竟取而代之的是重生的殷商王朝,还是攸侯喜指挥官自己的新王朝,在学术界则一直还有争议。有专家说"秘鲁"其实就是攸侯喜指挥官新王朝成立的证据,"鲁"指攸侯喜指挥官的家乡山东,而"秘"字念"必",所以秘鲁的意思是"鲁虽三户,亡玛必鲁"的简称。

他们还宣称,"危地马拉"这个地名清楚地反映出殷商马拉战车在中美洲危险地域行进的情况;"墨西哥"则表达了殷商遗老们对周朝的刻骨仇恨,他们希望西歧佬儿的武装力量全军尽墨。至于盛行于北美以及中美的殷地安部落,毫无疑问这名字饱含着殷商军团们思念故土的心情,哥伦布以为他们是印度人,这大错特错。这一派学者因执著于对美洲古地名的精密考据而被称为索隐派。

"美国的软件工程师都在印度,印度的雅利安人都在德国;德国的日尔曼人都在奥地利;奥地利的犹太人都在以色列;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都在黎巴嫩,这世界就是这么可悲。"一位索隐派的知名英国学者在谈及哥伦布的错误时如此说道。这番言论甚至引发了一场外交上的大混乱。

但无论是哪一个派别的学术成果,也仅限于推测。因为自从巴拿马陷落之后,殷商军团所建立起的政权象是在历史年表中消失了一般,没有留下丝毫史料记载。

攸侯喜指挥官、齐、伊口关、丁皋等人以及庞大的殷商军团的最终结局,没人知道;最让人扼腕的是,究竟这个很可能持续三十到四十年的亲子鉴定结果如何,永远地成为一个无解的历史之谜。

时至今日,在中美州的丛林深处仍旧生存着一种特别的金刚鹦鹉。他们模仿能力极强,而且叫声很奇怪,忽高忽低,还很尖锐,相当接近人类女性的呻吟声。

生物学者对这一现象大惑不解,最后只能作出结论,也许是这种鹦鹉的远古先祖曾经与古人类接触过。

共和历六百三十一年,也就是巴拿马城陷于殷商兵团之手后的八百四十五年以后,一支庞大的舰队突然出现在九州长崎附近海域。

当时秦帝国的一位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张良为了刺杀秦始皇,找到一位侠客,两个人选定了博浪沙作为公元前的福特剧场。当秦始皇的车队驶入视线范围内后,侠客抛出一个大石椎,砸碎了秦始皇的副车。秦军护卫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将秦始皇压在身下,并大声喝令车夫开车,从而逃过了一劫。嬴政的正室却不幸遇难。

刺杀失败后,张良侥幸逃脱了,而大秦帝国则被这一突发事件所震惊,新闻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予以报道。无数竹简在驿道上往返奔驰,上面的新闻只刻着一行朱色篆字:"博浪沙之侠客。"一时间咸阳竹贵,后来这起事件被拍成了电影《JFK》(JackstonefucksKing),影片中检察官赵高最后时刻指鹿为马式的慷慨陈词让世界为之震惊。嬴政身为终身制皇帝,对于长生拥有强烈的兴趣,于是他派遣了徐福前往海外寻找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