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西内政(第3/4页)

而叶昭,也需要和谈平定东南半壁给国内国外投资者以信心。

其实叶昭最早同和谈使者邹凯之所说底线,比如赔偿军费五千万两云云,多是虚声恐吓,使得南朝起点高一些,比如现今就立竿见影,北国还真同意赔银子了。

要说真叫其赔五千万两,只怕六王宁可决一死战也不会往外掏,也实在有点掏不出来。

北京户部那点家底叶昭还是比较清楚的,康乾之后历年倒是积累了两三千万两银子的储备,但发匪起事后,支出激增,到咸丰三年,咸丰帝曾哀叹“部库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二万七千余两”,加之现今各省拖欠解部款项几为常事,各省都在哭穷,贪墨成风,给中央政府交银子?慢慢等吧。曾国藩之军费都靠抢的,可想而知北国财政管理之混乱。

实际上晚清后期,财政收入极为依赖上海之关税,一年上海海关关税收入就达两三千万两,占其财政岁入三分之一,可想而知上海之重要,可现今东南崛起,却也不用怎么指望上海了。

现今这一千万两军费赔偿,那自然也是要转嫁到北国商人、百姓头上,在其所征苛捐杂税里加上赔款名目,这是晚清政府的好戏码,每次战败,都是百姓遭殃,反而官员吏员趁着名目繁多的税目截流大捞一笔,弄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也就难怪晚清每同国外开战一次,皇权威信就削弱几分了。打了败仗就要百姓买单,而且是大张旗鼓的要百姓买单,百姓要一直尿你才怪。

叶昭点了颗烟,琢磨着军费赔偿的事,一千万两只是开始,那自然是能抠出多少就抠出多少的,对北朝伪政权的合法性也是一种打击,而自己,这银子是多少都不够用的。

以现时双方控制区域为界停火,也勉强可以接受。

但长江由英法美三个调停国托管,可真是个什么玩意儿,混账条款。

不过这却也怨不得六王,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对于海权本就不怎么重视,江河有外国军舰也没人觉得有什么可耻的,就说俄罗斯,几年前舰队在黑龙江里行驶,沿岸清国官兵只是好奇的看热闹,谁也没觉得人家是挑衅。

现今六王将长江托管给洋人,可以最大限度防备自己突然毁约,从他的角度看,却也是极高明的一招。

但从自己角度来看,可真有些气得想骂娘,鬼子六,什么东西!

……

王府小宴客厅,华灯闪烁,刺绣红地毯足足有半寸厚,踩在上面软绵绵就好似云团一般。

隔着华丽烛台和鲜花盛开的长桌,叶昭正向麦查逊阐述自己的观点。

“长江托管给调停国绝对是对中国主权的极大羞辱,我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我的想法是,剿灭发匪后,南北自由贸易,长江南北沿岸设立几个自由贸易区,当然,具体贸易区所在要等同发匪的战事结束再定,现在要考虑的,是上海,我认为,上海应该由南北共同管理,成为南北方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向北方倾销工业品是必不可免的,一来赚银子,放着现成的大好市场难道不要么?二来也逐渐影响江北民众思想。而将上海变成自由贸易区,更可以最大程度上遏制英法美等国浑水摸鱼,控制南北贸易之咽喉。

其实军费赔偿多少都不会有什么底线,但这上海由南北共同管理却是不可逾越之条件。

现今长江南岸江苏境内局势,有点以京杭运河为界的意思,运河以东如苏州、上海等乃是北朝控制,以西南京、镇江、太湖流域等在发匪手中。

现今和谈,实在有些与虎谋皮,真有围攻南京之日还不知道北朝的苏州大营会如何反应,但不管怎么说,借这次和谈如能将手伸进上海这个各方势力角逐之地,就等于赢了个盆满钵圆。

这些条件叶昭自然已经在电文里同邹凯之讲了,但毕竟邹凯之份量不够,是以叶昭亲自出面,设宴款待刚刚从朝鲜归来的麦查逊,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麦查逊认真的聆听着,又微笑道:“亲王阁下,我本以为您征服农民反抗军之后,就会对北方发起大规模攻击。”与叶昭共事几次,多少有点了解叶昭的性格,绝不会屈居人下,更不会令南北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下去。

叶昭就笑,举起长长的高脚杯品了口红酒,想了想道:“我希望南北统一是真诚的,而现在与北方和谈我也是真诚的,我认为,北方的统治者,会是挑起战事的罪魁祸首。”倒也不怎么瞒他,同发匪之战何等艰巨?战事结束,是定然要休整一段时日的。

说起来,如果南北能维持住和平的局面,一点点影响北国各阶层的思想也不坏,能和平演变,将长江这个柏林墙填平,却也是天下苍生之福,只是,真如伟人所说,如果自己对和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定然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