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新后宴(第2/3页)

顾母嗔了自家女儿一眼,又道,“方才那可是淮南王妃?最近京中关于淮南王爷的流言不断,平阳侯府和淮南王府素来交好,你也要小心着些!”

顾熙言道,“母亲放心,淮南王爷忠心耿耿,绝不是怀揣谋逆之心的人。”

“你心里有忖度便好。”顾林氏拿了一只蜜桔,亲自剥了皮儿,递到顾熙言手中,叹道,“虽说是清者自清,可是淮南王爷娶了这么一位异域公主做王妃,真真怀璧其罪!此番,只怕很难打消皇帝的疑心。”

顾熙言闻言,缓缓把一瓣蜜桔放到口中,沉默不语。

顾母见状,也不愿叫顾熙言为了别人家的事儿太劳心劳神,又开口道,“侯爷最近可还忙着?若是有空,你们小两口便一起回府吃顿饭。自打侯爷从夷山凯旋,咱们府上还没给侯爷接风洗尘呢!”

上回顾熙言恢复了记忆,独自回了娘家,只骗顾府说萧让身上担负着京城戍卫的重任,忙的脱不开身。

祖母顾江氏的哮喘之症有愈演愈烈之势,上次章台会一别,兄长顾昭文回到家中,顾忌着祖母的身体,并没有和顾家人详细说小两口的事儿,只含糊的说两人生了矛盾,有和离的念头。

故而上次回顾府,顾林氏和顾江氏拉着顾熙言细细问了和离的事儿,顾熙言沉思良久,终是道“不过是生了龃龉,一时冲动,才口不择言的提了和离之事”。

这说法和萧让之前的说法倒是不谋而合,顾林氏和顾江氏听了,半信半疑地又问了顾熙言随军的好多事情,才把忧心忡忡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顾熙言抿了抿粉唇,点头道,“等忙完这两天,我便和侯爷一起回家。侯爷昨个儿还说要上门拜见父亲母亲和祖母呢。”

“自然以公事为重,先忙完这段时日也是不急的。”顾母笑道,“侯爷上回虽然没和你一起回府,但后脚就差人送了许多补品之类的过来,还送了几根百年老参,说是给你祖母养身子用。”

“补品?”顾熙言一愣。

顾母狐疑地看着自家女儿,“你竟然不知道吗?”

顾熙言略一深思,方反应了过来,原是前两天她躲着萧让不见,萧让背着她给顾府送的补品。

一阵暖流从心头划过,顾熙言忙道,“我竟是忘了这回事儿了,方才母亲一说,我才想起来。”

顾母怜爱的把她鬓边的发丝别到耳后,叹道,“你夫君虽是英明神武的人物,可到底是凡胎肉体做的,他没了父侯母殿在身侧,万事都要自己拿主意、稳大局,想来是不容易的。”

顾熙言听了这番话,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当日送葬元宁长公主时的悲痛情景,不禁鼻头一酸,“我会多多体谅侯爷的。”

“眼下京中大安,流民也有了居所,再过三日,京中义诊也该停了。”顾母看向自家女儿,笑道,“我在咱家门前出义诊,原是是想着积德行善,为你嫂嫂腹中的双生子和你腹中的孩子积点儿福报,没想到你这孩子,明明怀着身子,还非要去义诊处帮忙,竟还坚持了这么久。”

顾熙言挽上顾母的手臂,娇娇道,“母亲此言差矣,母亲心怀仁义,如此劳心劳力,熙儿是母亲教出来的女儿,自然是不敢落后的。”

顾母笑着摇了摇头,“都是做母亲的人了,还这么淘气。”

————————

这几日,顾熙言每日白天去樟木巷出义诊,晚上用了膳,便歪在锦榻上挑灯研习医书,雷打不动。

萧让挑了珠帘,拢着亵衣从浴室里出来,见外头还亮着灯光,浓眉一皱,便挑帘子出了内室。

小方桌上点着一盏明灯,烛火透过绘着五福花纹的灯罩,照亮了灯下美人儿的云鬓花颜。

顾熙言伏在桌旁,手中握着一卷医书,单手撑着脸颊,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上的字儿。

她的打扮家常至极——拢着一袭淡鹅黄的对襟外衫,露出里头的鱼戏莲叶的抹胸来。

萧让见顾熙言看的认真,一点儿睡的意思都没有,不禁叹了口气。

男人上前,拥了美人儿入怀,伸手拿走了顾熙言手中的一卷医术,“夫人整日挑灯夜读,这般刻苦,是想考个女状元吗?”

顾熙言冷不丁被揽入怀中,伸手揪着男人亵衣的衣襟,扁着嘴巴道,“什么状元不状元的。我还没看完这一页呢,侯爷先去睡罢……”

说着,她便伸手去够医书,不料却被男人捉住了小手紧紧握住。

萧让勾了薄唇一笑,低头亲了亲她,“熬夜伤身,夜读伤目。听话,明日再看。”

顾熙言听了这话才作罢,她懒懒散散地靠在男人的怀中,一阵困意后知后觉的袭来,上眼皮和下眼皮登时打起了架。

萧让刚刚沐浴过,身上一袭雪白的亵衣不过松松一掩,顾熙言伸了玉臂揽上男人的肩头,不料一抬手,竟是把他身上的亵衣拉下了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