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访禅(第3/4页)

从隐翠峰上的清心庵出来之后,顾熙言心中一直难受莫名,此时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僧人,脑海中灵光一现,随口问身边的小尼姑:“妾身常听闻法觉方丈精通佛偈,不知方丈今日可在寺中?”

那小尼姑没想到她会对佛偈感兴趣,闻言笑道,“夫人来得巧,今日寺中稥客不多,许是能见上方丈一面的。”

……

方丈禅房之中。

莲花香炉里点着一支沉香,只见星火微微,白烟袅袅。

法觉和尚端坐在蒲团上,轻轻阖着双目,白色的长眉搭在脸颊两侧,面容从容安详。

带路的小沙弥轻叩了几下厢房门,得了应,方才推门而入,冲顾熙言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施主请坐。”

顾熙言端坐于蒲团之上,小沙弥又奉上一盏香茶,点燃一支塔香,方才又冲对面儿的法觉方丈行一礼,轻手轻脚地退到正门之外。

顾熙言合着双掌,深深行了一礼,“参见法觉方丈。”

法觉方丈正闭目养神,闻言,嘴角噙着一丝慈祥的笑,“施主从进门起,便愁眉不展,老朽敢问施主,为何叹气不止?”

这一问,可真是问到了顾熙言的心坎上。

这些日子,顾熙言和萧让耳鬓厮磨,说她一点没生出爱慕之情……那真真是不可能的。

然而,前世今生,顾熙言也算走了两遭。究竟记忆里那个冷血无情的萧让是“真”,还是眼前这个呵护疼爱她的萧让是“真”?

无数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梦境里面,高大英俊的男人正温声叫她“夫人”,可一转眼,便变成了满面怒气的模样,居高临下的睥睨着她,冷声叫侍卫将她关在柴房,没有命令不得离开半步——每每都叫她惊起一身冷汗。

顾熙言活了两世,从来没有觉得如此迷茫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渐渐在萧让身上倾注了真心。可是现在,她分不清这一世的萧让是真心还是假意,亦分不清前世和今生。

……

顾熙言前思后想,斟酌了半天,才开口道,“敢问方丈一言——何为真,何为假,何为镜花水月?何为前世今生?”

法觉方丈闻言,长长的白眉颤了两颤,缓缓睁开双眼,叹了句:“阿弥陀佛——”

“心本无生因境有,烦恼自中求。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所谓镜花水月,转瞬成空……贫僧只劝施主一句——真相是假,当下才是真。”

顾熙言闻言一惊,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所谓“真相是假,当下才是真”,一直以来,她太过于沉溺于执念,难道是她错了吗?

兜兜转转,被束缚在上一世的记忆里而不能解脱的,始终只有她一个人而已。

罢了。

既然这一世,萧让真心对她,她便与他做一对恩爱夫妻又何妨?

顾熙言兀自平复了好久,方才双手合十,在蒲团上行了个大礼,“妾身多谢方丈指点迷津。”

……

方丈禅房的偏门外,一位身穿白衣锦袍的男子长身玉立,刚抬了手准备敲门,似是听见了屋中一僧一客的对话,竟是愣在了当场。

一位小沙弥从此经过,双手合十道,“韩施主,您的帖子已经递到方丈这里十多天了,今日方丈好不容易点了头,此时您又为何立于门前而不入?”

那白衣男子扬唇一笑,端的是玉树临风,温润如玉,“既然心中谜题解开了,入和不入,见和不见,又有什么区别?”

那小沙弥凝神思索了会儿,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

平阳侯府,凝园,

去隐翠峰之前的许多日以来,顾熙言都因着上一世的经历对萧让心怀芥蒂,心情郁郁又难以言喻。如今得了法觉方丈的开解,心中霎时顿悟,方觉心朗气清。

观了一路下山的景致,回到平阳侯府之中,顾熙言用了晚膳,被丫鬟服侍着沐浴梳洗过,披着一袭刚烘干的长发,懒懒倚在床头,望着朝床榻走来的高大男人,方察觉到,萧让自打从山上回来,便眉心紧皱,神色颇有些晦暗不明。

“夫君为何眉头不展?难不成,是梦参师太没有开解好侯爷?”顾熙言直起身子,脸上满是关怀。她伸手想抚平男人紧皱的眉心,不料如玉的小手儿却被男人一把握在大掌之中。

萧让俯视着床榻上的美人儿,狭长的眼眸里神色黯黯。

他的母亲,身在孤山寒寺,明明身在人世,却已名号俱废,查无此人。

他的嫡妻,和他成亲多日,却不曾有机会亲自跪拜,叫一声“婆母”。

修长的手指轻抚上美人儿如玉的脸颊,萧让俯身,薄唇印下一个又一个细密的亲吻。

顾熙言心中一动,伸出两只玉臂揽上了男人的脖颈。

萧让似是被顾熙言前所未有的主动惊到了,心头又惊又喜,当即一个翻身,便把顾熙言抵在床榻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