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冬猎(二)(第2/4页)

太子李琮听了,摆摆手道,“看这头母鹿的身形,应是怀着数月的鹿胎。本太子怎能为了虚名,伤及两条性命?若是父皇知道了,也定会不喜的。”

一众属下听了,纵使心中不甘,也只能拱手道,“殿下仁慈。”

说话间功夫,周遭风吹草动,一头吊睛白额大虎纵身一跃,蹿到众人眼前。

只见那吊睛白额大虎身上血迹斑斑,还插着两支银箭,已是力不从心,行动不便。

太子李琮眼疾手快,拉弓上箭,冲那花豹子的心口补了一箭。那吊睛白额大虎躲闪不及,当即中了一剑,低吼一声,便重重倒地不起了。

太子府的一众亲卫见了,纷纷翻身马,查看那大虎是否还有鼻息。亲卫伸了手道大虎鼻子前一探,果然死的透透的。

此时,一旁树林里传来马蹄阵阵,平阳侯萧让和淮南王李肃带着一行人马疾驰而来,见了太子的人马和地上的老虎,当即勒马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府的亲卫方才查看了死去的大虎,自然也看见了那大虎身上的箭镞,一支绘着平阳侯府的木芙蓉,一支绘着淮南王府的山茶花。此时见两位正主到了眼前,立刻附耳到太子耳边一阵低语。

太子听了,笑着拱手道,“原来是侯爷和王爷猎下的老虎,侯爷、王爷英勇无匹,本太子实在是佩服之至!”

萧让握着策马金鞭,摆了摆手,“殿下谦虚了。方才我等数箭射去,只伤了这禽兽的皮毛,若真论起来,这头吊睛白额大虎是太子殿下猎杀的才是。”

太子一脸为难道,“这……这怎么好横刀夺爱……”

每逢芳林围猎,皇帝都会趁机根据一些文臣武将的忠诚和能力,提拔或革除其官爵。

以往每年,都有臣子因表现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而得到成安帝赏识。更有文官因进献词赋而一举升迁。

今日芳林围猎,虽说收获颇丰,但到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人猎到此等猛兽,成安帝若是见了这只吊睛白额大虎,定会龙颜大悦。

虎死谁手,恩宠便落于谁手。

那厢淮南王见了,也道,“不过是小小一只老虎,殿下无需多礼。”

话已至此,太子听了,也不好再做推辞,当即收了猎物,带着一行亲卫拱手告辞。

人马浩浩荡荡的奔驰而去,林中惊起一阵飞鸟。

淮南王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颇为玩味,“素来听闻太子有仁慈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萧让从侍卫流云手里接过一方锦缎,低头细细擦拭手中的玄铁弓箭,闻言淡淡道,“圣上觉得好,便是仁慈。圣上觉得不好,便是懦弱。其中的好与不好,不是我等能评断的。”

淮南王听了,叹了口气,“真真是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啊!”

方才那头吊睛白额大虎凶猛敏捷的很,萧让和李肃策马追过了两个山头,才射中其要害部位,没成想那老虎狡猾,趁一行人不注意,竟纵身一跃,苟延残喘着逃了去。

等萧让和李肃追赶而来,发现那老虎正卧于太子李琮马下,一动不动,显然是死的透透的。

萧让和李肃战功赫赫,自然需警惕功高震主的麻烦。故而今日只猎些野味玩玩,方才是一时兴起,才追赶着猎起了这头吊睛白额大虎。

若论真格的,今日两人皆没有在成安帝面前大展身手的意思。故而,索性顺水推舟,不动声色都送太子一个人情。

眼下四皇子正和太子打得火热,皇储之争就差摆到明面上了。鹿死谁手尚且不明朗,两边都不得罪,自然是没错的。

淮南王正砸着嘴回味这两日的朝局,忽然打南边儿窜过来一团小小的白影。

淮南王一个激灵,当即拉弓上箭,一击即中。

那王府的侍卫上前捡了猎物来,捧到淮南王马前——原来是只兔子。

今日淮南王诸事不顺,一进入密林便被野猪拱了一下,差点翻身掉下马。等进了围场深处,萧让是一只接一只的猎物往回运,淮南王却只能瞅见一些野山鸡、袍子、兔子之流。

只见淮南王盯着那雪白的兔子看了半晌,伸手把弓箭丢给一旁的护卫,一脸揾色,颇为想不通道,“邪了门儿了,本王今天没侯爷猎的多也就罢了,怎的还比不过本王的王妃?”

方才,跟在晖如公主身边的护卫特地来报,说是晖如公主和庆国公合力射杀了一只浑身雪白的白虎。

端坐马上的淮南王听了这消息,硬朗的面容上半喜半忧,神色真可谓是变幻莫测。

萧让看着那丁点儿大的白兔,嗤笑一声,兀自拍马而去了。

淮南王听了这声嘲笑,当即追了上去,“萧彦礼,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今天差点把这芳林围场里头的狐狸猎绝,是憋着火气和我媳妇儿比试呢!我家王妃可是纤弱的女流之辈,你让着点儿行不行?如此斤斤计较,好意思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