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归朝欢(第2/4页)

顾熙言半信半疑的看他:“不知,妾身要随侯爷要去何处?”

萧让淡淡道,“陪夫人回娘家。”

男人说完,便大踏步走出了房门。

那厢,王妈妈上前道,“秉主母,侯爷一早便叫人回顾府报了信儿了,说是三朝回门儿那天,没能和夫人一同上门,趁着今日休沐,便陪主母回去一趟补上。”

顾熙言听了这话,只咬着手里的银筷子默不作声。

上一世三朝回门那天,顾熙言是一个人回去的。后来,直到顾家满门被流放,萧让都没在顾父、顾母面前执过女婿之礼。

一旁的王妈妈、桂妈妈见顾熙言出神儿,皆以为她是内心太过感动,一时没反应过来。

今日一早,萧让便叫了桂妈妈和王妈妈到面前问话。

先是细细问了主母这几日在府中管些什么,是否太过劳累,又问主母这几日每餐用的如何,心情是否总是郁郁寡欢。

桂妈妈和王妈妈相视一眼,皆一一答了。

萧让又道,这两日主母心情沉郁,不如今日套了马车回一趟顾府,也好叫主母散散心。

王妈妈听了,当即心头一颤,又惊又喜——王妈妈是顾林氏从林家带来的家奴,愣是她当了两代主母的差,也不曾见那个当家的主子爷对主母有这般细致爱护的!

反倒是那桂妈妈神色如常,先是笑着夸侯爷“是个贴心的”,又拉着王妈妈一同行礼应了声“是”。

……

顾府,花厅。

今日休沐,顾府顾万潜、顾熙言的长兄顾昭文都在家中。一早接到平阳侯府的小厮来传话,愣是把一府上下皆惊动了起来。

因顾熙言和萧让是皇帝赐婚,婚前的一应礼节皆由宫中礼官代办。故而,整个顾府上下,除了顾父每日上朝时,能在在金銮殿上隔着众臣远远望见萧让之外,其他人皆只见过萧让一次。

平阳侯府有铸国功勋,开国玄帝加封“一等侯”世袭爵位,再加上萧让乃是当今太后嫡亲的外孙子,乃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了。

顾江氏、顾林氏皆只在大婚那日,萧让上门迎亲之时见过他一次。当时便觉得他生的龙章凤姿,风采不凡。

此时,顾家人迎在府邸大门前,见萧让扶着顾熙言从朱金木雕的轿子里出来,忙上前两厢见了礼,一行人方热热闹闹的往花厅里走。

花厅里。

萧让落了座,浅笑道,“小婿不孝,原是三朝回门儿那日被公务耽搁了,如今才上门拜访岳父、岳母、祖母大人,实在惭愧。”

那厢,顾万潜刚拿起茶盏,听闻此言,不禁手上一抖,忙摆手道,“侯爷公务繁忙,这些繁文缛节不必在意。”

这些年来,金銮殿早朝上,隔着纷纭群臣,这位天潢贵胄出身的武侯舌战一群白发老臣的本领,顾万潜可是没少见识。

如今,他受萧让一声“岳父”已经算是承受不起,怎敢再受这一声“惭愧”!

顾江氏、顾林氏也是一番客气寒暄。

萧让复抬手,叫身后的流云捧出一个紫檀木镂空宝盒,冲上首的顾江氏恭恭敬敬行了个晚辈礼,“今儿个皇祖母听说小婿要上泰山家拜见长辈,又听闻祖母同皇祖母年岁并不差几何,便赏了这根千年人参,教小婿来借花献佛。”

“老身谢过太后娘娘的心意,来日若有幸得见凤颜,定亲自谢恩。”顾江氏含笑点了点头,那厢,顾昭文颇有眼色的起身,将那紫檀木镂空宝盒亲自接了过去。

萧让抬眼,正欲开口,顾昭文抢前一步,拱手道,“侯爷不必多礼,唤我‘伯远’便好。”

萧让比顾昭文年长。顾昭文一想到平阳侯叫自己“大舅哥”的场景,就莫名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萧让也不推辞,拱手唤道:“伯远兄。”

看着萧让一团和和气气的模样,顾熙言强忍着才没笑出来——如果不是亲眼见过萧让在叔伯面前那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她可真难相信,这两番面孔竟是同一个人。

一番寒暄的功夫,已经到了午膳时分。

众人在花厅用了午膳,顾江氏、顾林氏、顾熙言等女眷便去了鹤寿堂说体己话,留顾万潜、顾昭文、萧让在花厅喝茶谈天。

金銮殿上,文官和武官总是穿着两色官袍,分列中轴线的两侧。日常公务上,更是基本没什么来往交集。故而顾万潜一开始还捏了把汗,不知和这位贤婿聊些什么好。

可几盏茶过后,见萧让一副闲适自在攀谈的模样,顾万潜也逐渐丢下了心里头的“文武大防”,你一言我一语地的聊起了官场见闻,自是一番宾主尽欢、其乐融融的场面。

……

鹤寿堂。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王妈妈早已经跟顾江氏、顾林氏汇报了顾熙言这些天在平阳侯府的日常。此时,顾熙言望着上座的母亲和祖母,再看看下首的自己,觉得颇有些“三堂会审”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