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2页)

“这么说,父皇也等同于那些酸腐书生咯?”赵妧揶揄道。

“妧妧,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雉哥儿瞪了她一眼。

“不得了,学会瞪我了。我知道,我们雉哥儿呢,喜欢舞刀弄剑,不喜欢舞文弄墨,可是呢,文治武功,方能成大业,何况,懂些雅趣,既能陶冶性情,也可哄小姑娘开心呀!”

“真的吗?”

赵妧就知道,如此才能说动他,她煞有介事地点头。

雉哥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父皇和师父都深谙此道,妧妧,你教我点茶吧!”

“嗯,孺子可教也。”赵妧满意地点头,教会他点茶,再也不怕他糟蹋好茶了。

其实点茶并不困难,但凡心无旁骛,掌握一定的技巧便可点一盏好茶,切勿操之过急。雉哥儿的性子一向易急躁,如此也能磨一磨他的性子。

赵妧不急着让雉哥儿上手,先与他示范了一番流程,并细心讲解每一道工序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倒是有耐心听下去,大抵是想早点学会了去哄小姑娘开心吧。

对于珠儿,他似乎并没有全然放下,赵妧派人打听过珠儿所说的那位家乡的表哥,确有其人,但她表哥早已成亲,珠儿隐瞒了实情,赵妧得知真相后却没有生气,反而对珠儿更有好感,她从来没有攀龙附凤的意思,想刻意与雉哥儿保持距离,可惜了雉哥儿还被蒙在鼓里。

“妧妧,这团茶一定要‘蒸青’吗?”雉哥儿不明白为何不是将团茶直接捶碎,而要多一步“蒸青”。

赵妧解释道:“蒸青一方面可使团茶变软,二来蒸的火候很重要,决定了你的汤色。”

“原来如此,那需要蒸多久?”

“蒸至见白,不宜过久。”

雉哥儿了然点头,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只是天气热了,雉哥儿畏热,没过多久,就满头大汗,赵妧劝他切勿焦躁,静下心来自然会凉快,她也会时不时执团扇为他送凉风,不知不觉天色晦暗,后来赵妧就留他一起用了晚膳。

*

雉哥儿跟随赵妧学了几日茶道,已颇有模样,时常找赵妧斗试,有一日,两姐弟在斗茶的时候,司衣司的女官前来为赵妧送先前定制的夏日衣衫,巧合的是,前来送衣服的正是珠儿。

雉哥儿没想到会在此见到珠儿,内心产生了不小的波动,可他忍耐了下来,没有冲动。

“妧妧,父皇又让司衣司的人为你做新衣,怎么不给我也做一身呢?”雉哥儿不想场面尴尬,便寻了一个话头。

“我们七殿下若想要新衣,尽管命人量身便是,你还跟我吃这个醋不成?”赵妧朝珠儿使了一个眼色,珠儿了然,拿出随身携带的尺子靠近雉哥儿。

“奴婢冒犯了。”

听到珠儿的声音,雉哥儿霎时挺起腰杆,倒也不需要珠儿从旁提醒他。

此时此刻,珠儿靠他很近,双手拿着尺子在他身上来回比划,雉哥儿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把人吓走了。

“请七殿下抬起双臂。”

他笔直向前举起,珠儿道:“像这样,左右平举。”

雉哥儿耳根一热,立马调整姿势,这一幕看在默默观察的赵妧眼里真是忍俊不禁,原来面对喜欢的人,真的会变成另一个人,忽然间,她又想起了杜仲晏,近半个月了,他都离开快半个月了,却还没半点消息,她让银雀找人以最快的方式送信去宋国,可是迟迟没有回音。

这个杜仲晏,半个月不给她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事了。

不过他说过,有汝南王在,就不会有事,她说过会相信他的。

“公主,奴婢已为七殿下量好尺寸,不知七殿下对衣裳可有什么特殊要求?”珠儿始终低着头与两位主子说话。

“你拿主意吧。”雉哥儿脱口而出,他对衣着素来不讲究,也没什么要求,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的给他量身了。

“是,七殿下。”珠儿乖巧领命,“奴婢不打扰公主与七殿下兴致,先行告退。”

珠儿走了,雉哥儿愣着,赵妧上前推了推他:“人都走远了,该回神了。”

“哦,妧妧,我们继续。”他指斗茶。

赵妧挑了挑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也罢,再等上一些时日,再告诉他实情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