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页)

半晌,赵妧像是做了什么决定,忽然冲向殿外,杜仲晏一把拉住她,“公主要做什么?”

赵妧回头,“我去求父皇为我们赐婚啊!”事到如今,只有她再次与人订下婚约,并且是坚定不移的,宋国太子才会善罢甘休吧!

杜仲晏愣了一下,随即露出微笑,无论是不是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得知她对他的情意,已经心满意足。

“请公主放心,宋国太子并不会如愿。”她才与陆徴言解除婚约,如果这么快与他订婚,势必会成为世人诟病的对象,他想娶她,却不急于这一时,他的计划是时候可以实施了,等到计划达成的那一天,他会光明正大地、风风光光地迎娶她。

“杜仲晏,难道说你有办法阻止?”赵妧充满期待道。

“宋国太子若真的在乎公主,就不会强迫公主,他这般坚持不懈,怕是另有目的,为今之计,我们唯有利用缓兵之计,见招拆招。”

“这都怪我,当初我若没有招惹刘卫桓,事情就不会演变成如今这般模样。”赵妧对于和刘卫桓的相遇真是追悔莫及。

是啊,他的公主这般善良可爱,只有陆徴言那样狼心狗肺的人才会看不上她。

他多么希望他的公主永远留在寝殿中,哪里都不去,不见别的男子,只有他一人可以踏入她的寝殿,可是这样她就真正地成了金丝笼中的雀鸟,不会再快乐了吧。

有的时候,人就是会自相矛盾,却也因为过于在意,才会想那么多吧。

杜仲晏最后还是阻止了赵妧前去向圣上为他们赐婚,赵妧听从杜仲晏的安排,暂且静观其变。

*

“我让师兄派人潜入宋宫调查过,原来宋国皇帝病了,似乎病得不轻,却秘而不宣,刘卫桓又如此急着来请婚该不是想让他快死的爹看到他娶正妻,也好死得瞑目罢。”这几天晚上,银雀时常在赵妧睡下之后,与杜仲晏在后苑秘密见面,向他汇报情况。

杜仲晏没好气地瞅了银雀一眼,又仔细沉思银雀所言,宋国已立太子,即便一国之主得重病不幸驾崩,也可以由刘卫桓继承皇位,没有必要对外秘而不宣,除非刘卫桓的太子之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定,一旦对外宣告皇帝病重,怕是会引起朝廷上下的骚乱,动摇他的太子地位。

银雀见他满脸凝重,不再与他开玩笑,又道:“宋国皇帝病重,张皇后让人拟了一道假的圣旨,对外称皇帝听从上天指示,需闭关修炼,才能令刘氏江山永固,如今刘卫桓监国,张皇后垂帘听政。”

宋国皇帝沉迷道术,世人皆知,张氏母子这么做自然不会令人怀疑,却也不是长久之计。

“谁会动摇他的太子之位?”

“汝南王李崇。”

汝南王李崇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屡立战功,宋国皇帝恩赐汝南封地,封他为王。而李崇的胞妹李玉娇有幸入宫荣获恩宠,成为皇妃。

当年,李妃与另一位获得恩宠的张妃同年有喜,年少轻狂的宋国皇帝仿照前人夸下海口,谁若能先诞下皇子,便立谁为太子,谁就是皇后。算算时间,李妃较张妃早五天有喜,皇后之位无疑就是属于她的,可惜天意弄人,李妃难产,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死,临终前用尽最后的力气,在婴孩的左手肘下方用银簪刺下一个字,希望他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长大之后可以认祖归宗。

其实,李妃早有意识张妃觊觎皇后之位,为此不惜多次害她腹中孩儿,李妃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就算她还活着,张妃势必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再次加害她的孩子,便暗中将孩子托人偷偷送出宫,又托人找来一具死婴,让世人以为她的孩子已经夭折。

“汝南王可能已经察觉他的外甥尚在人间,近几年不断派密探到各国打探消息,想找回真正的太子,好为他冤死的妹妹报仇雪恨。”银雀看着杜仲晏说。

杜仲晏轻轻抚上自己的左手肘下方,用力按了按,师父临终前告诉过他,当年张妃为了坐上皇后之位,多次加害李妃,多亏师父小心谨慎李妃饮食汤药,才能熬到她分娩。只可惜,李妃还是因为难产,失去了生命。

李妃最信赖的人就是他的养父杜炳文,当年宋宫医术最高明的太医,只是那时候他不叫杜炳文,而是庄束。李妃临终托孤,庄束从此隐姓埋名,带着李妃的孩子离开宋国,为了生存,又带着那个孩子进入楚宫,再度成为太医。

刘卫桓,那个名字本是他的,却被阴险小人冒用了去,他生母含冤而死,生父被蒙在鼓里,多年宠幸害死他生母的凶手,如今他恨之入骨的人又来抢夺他最爱的人,他怎能再沉默下去!

“我想见汝南王。”

“好,我找人替你安排。”

是时候,见面了,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