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福兵变(第2/3页)

不。郑愔很快就告诉自己——我很丑,可是我很有野心!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一次次失去靠山,落入困境,结果却又一次次咸鱼翻身,否极泰来,凭的是什么?不就是凭胸中这一点不死的野心吗?由此可见,男人不怕长得丑,就怕没野心。

可是话说回来,光有野心是没有用的,还要有靠山。换言之,野心只是一条藤蔓,如果不能缠上像二张、武三思、韦后这样的大树,藤蔓再大条也只能枯死。

那么,放眼当今天下,还有哪一棵大树可以让自己缠绕呢?

郑愔坐在晃晃悠悠的马车中不停地苦思冥想,结果却一无所获。直到马车行走到荆楚地界,距离均州不远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才忽然跃入了郑愔的脑海。

李重福……谯王李重福!

天哪,这不是现成的一棵遮荫大树吗?

刹那间,郑愔发现自己愁云惨雾的人生顿然变得柳暗花明。

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仰天狂笑。

天无绝人之路,天无绝人之路啊!

就在去往贬所江州的路上,郑愔特意绕道均州,暗中拜见了谯王李重福,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和拥戴之意。

自从李重福被流放以来,几乎没有一个官员敢踏进他的宅邸,更不用说向他表示拥立之意了,所以李重福既兴奋又感动,马上将郑愔引为知己。

不久,中宗暴崩,韦后临朝,郑愔感到时机来临,立刻前往洛阳,找到了当初流落江湖时结识的一个黑老大张灵均,力邀他共创大业。张灵均欣然同意,于是和郑愔双双来到均州,极力怂恿李重福正式起兵,讨伐韦后。

然而,正当三人加紧密谋之时,唐隆政变就突然爆发了。韦后一党被铲除殆尽,少帝李重茂退位,睿宗李旦登基,帝国政局一夜之间就变得面目全非。随后,郑愔被调回朝中担任秘书少监,可刚刚走到半道,姚崇、宋璟就上台了,他旋即又被贬为沅州(今湖南洪江市西北)刺史。与此同时,谯王李重福也接到了睿宗的一纸诏令,要将他调任集州(今四川南江县)刺史。

就在李重福犹豫着要不要去集州赴任时,郑愔和张灵均又来了。

郑愔告诉他,王爷您别走了,我也不去当什么鸟刺史了,咱还是按原计划动手吧,把本来就属于您的江山夺回来。张灵均也对李重福说:“大王位居嫡长,当为天子!相王虽然有功,但是没有资格入继大统。如今,东都的士人和百姓都翘首以待大王的到来。您若能暗中进入东都,调动宫城两翼的左右屯营兵,袭杀留守,占据东都,就有如从天而降一样。到时候,向西进攻陕州,向东夺取河南河北,只要大王您旗帜一挥,天下须臾可定!”

张灵均不愧是江湖老大,说起话来就是这么牛气冲天,好像天下是他家的一口锅,一抬手就能把它翻个底朝天。李重福被说得心潮澎湃,两眼放光,当即大腿一拍——没啥好说了,起兵!

事不宜迟,说干就干。李重福随即派遣家臣王道,随同郑愔先行进入东都打前站。抵达洛阳后,王道负责暗中招募死士,短短时间就召集了数百人。而郑愔则负责建立据点,他秘密联络了驸马都尉裴巽(娶中宗的女儿宜城公主),准备利用他家作为李重福的落脚点和行动指挥部。随后,郑愔又胸有成竹地起草了一道拥立李重福为帝的诏书,在诏书中宣布将年号改为“中元克复”,然后遥尊李旦为“皇季叔”,以李重茂为皇太弟;同时,郑愔自任左丞相,“知内外文事”,总揽行政大权,任张灵均为右丞相、天柱大将军,“知武事”,负责军政事务。

一口气写完诏书,郑愔拿起来反反复复念了十几遍,感觉自己好像就站在高高的金銮殿上,正和李重福、张灵均一起,用一种睥睨天下的目光俯视着匍匐在脚下的文武百官和芸芸众生……

这感觉,真是爽呆了!

与此同时,张灵均也召集了数十个弟兄,然后簇拥着李重福,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地朝洛阳飞奔而来。

此时的李重福并不知道,他们的异动已经被洛阳县令察觉。就在他们风驰电掣地奔向东都的同时,洛州司马崔日知(崔日用的堂兄)也已根据接获的情报展开了一场搜捕行动。李重福的家臣王道在洛阳募集的党羽,先后有数十人落入了法网。

景云元年八月十二日,洛阳县令从逮捕的人犯口中获知,郑愔、王道等人就躲藏在驸马裴巽家中。县令不敢拖延,立刻带上人马来到裴巽府邸,准备进行搜查。

然而县令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同一天,李重福、张灵均也恰好抵达东都。双方人马就在裴巽的宅邸门口狭路相逢。县令一见对方人多势众,顿时大惊失色,赶紧掉转马头,飞驰进入宫城,向东都留守裴谈作了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