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日常(第2/3页)

这也是中国从战争爆发初期,直到现在,一直能够占据优势的根本原因,当英国人考虑着他们的海军、陆军去阻挡中国海军、陆军的时候,对于中华帝国统帅部来说,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去碾压对方。

也正因如此,中国才能够以相对弱小的国力占据主动优势。

而作为最高统帅的朱宜峰,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督促着工业的生产,比如军舰、火炮、炮弹等军需物资的生产问题,当然,还有征兵问题,至于战争,不然有那些将军们负责,作为皇帝的他,更愿意把自己放在协调者的角色上。

然后,在离开了武英殿之后。

他就开始享用了起了午饭。相比于简单的早餐,午饭却是极为丰盛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厨师提供的几道极为精致美味的菜肴。

照一般的惯例,身为皇帝的他喜欢跟几个人一起吃午饭,虽然他邀请参加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带着皇帝对臣子的赏赐,但对于受邀者来说,这同样也意味着荣耀,毕竟只有极少数一些大城可以接受这种邀请。

所以,在这个时候,午饭在某种时候,同样也是一种工作,或许这就诠释了一句话:皇帝是没有私事的。

换句以后是最为时髦的话来说——朱宜锋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献给了人民……呃,不对,应该说是臣民。

就像现在,即便是在享用着午餐,他仍然需要和骆秉章等人一同讨论着政事。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法国人和俄国人。他们肯定会在印度以及其它殖民地的问题上,扩大他们的利益缩小我们的利益……”

在接到法国已经派出他们的特使,在圣彼得堡进行三国谈判之后,在长松一口气的同时,朱宜锋同样意识到,他们肯定会有所动作。

“俄国人与法国人肯定不会乐意看到,我们获得大部分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缩小我们的利益诉求……”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分脏从来都是如此,对于每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他们所在意的从来都是利益。

可以说,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法国之间现在的联盟,与其说是国家联盟,倒不如说是国家的利益联盟。

三国的结合,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瓜分不列颠的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心怀鬼胎。来形容三个国家的关系。

“陛下内阁的意见还是但凡是我们流过血的事绝对不能让的。”

骆秉章直截了当地说道。

他口中所谓的那个的意见,实际上也就是官方可以接受的底线。

“如果军队,流过血的地方拿出来和这两个国家进行交易的话。那么势必会激起军队以及民间的不满。到时候所有的责任都必须要有内阁来担负。”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中华帝国政体与其说是一个传统的东方是帝国。倒不如说是一个东方与西方的混合体。

它最大限度地保存着中华帝国传统的政体。但是却又融汇了西方政体的一些特点,所谓的内阁,与其说像是英国式的内阁,倒不如说是混合了一些西方政体特点的中国式内阁。

也正因如此,受命于皇帝的内阁保持着某种半独立。

就像过去内阁考虑士林舆论一样,现在的内阁更注重舆论。更注意舆论的影响。对于骆秉章来说,他非常清楚。如果说,在外交谈判中,为了争取俄罗斯以及法国对中国的支持。或者说为了让两国加入这场战争之中,而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根本性让步。比如将中国军队打出的一些地盘。让给两国,那么到时候舆论界的压力将会完全落在内阁的身上。

到时候内阁就会成为替罪羊。而身为丞相的他届时只有一个选择……辞职。

这也为意味着内阁的倒台。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有必要阐明内阁的观点。当然,他阐明的这个观点的用意是为了提前告诉皇帝。内阁的看法,如果皇帝决心这么干的话,最后那个依然要当这个替罪羊。

毕竟皇帝是不可能错的。

身为臣子的必须要有这个觉悟。皇帝永远不可能犯错,犯错的永远只是大臣。

“但凡是我们打下的地方,是绝对不可能让给别人的。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没有任何迟疑和犹豫朱宜锋力及开口说道。

“澳大利亚是我们拿血换回来的。谁想要先留下这些血再说。不管是法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他们想要的话先拿命来换。”

或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澳大利亚近乎于一片不毛之地,但是对于朱宜锋来说,他却非常清楚,那片看似荒凉的土地,埋藏着数不尽的宝藏。

“陛下,如果臣所料不差的话,法国人想和俄国人一起把印度给瓜分了,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到咱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