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驾鹤(第3/4页)

王源点头道:“老将军,何用你说?我视贞元他们如兄弟,您放心便是。”

李宓微笑道:“那老朽就放心啦。”

王源想了想道:“老将军,我有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宓呵呵笑道:“大帅……跟老朽客气什么?大帅有话便说,不然。我腿一蹬,咱们便阴阳两隔啦。”

“好,那我便直说了,我听闻贞元兄膝下有一女,名字叫巧珠是吧。年纪跟我家那两个劣子相仿。我想跟老将军求个亲,结个亲家,老将军同意么?”

李宓双目放出神采来,连连点头道:“那可太好了,那可太好了。那是我李家的福分啊。”

王源微笑道:“那就好,王忆和王平你觉得哪个好?您来定。”

李宓呵呵而笑,想了想道:“便是王平吧。”

王源暗暗点头,一旁的高仙芝等人也暗暗点头,老将军到这时还是不糊涂的。王忆是十二娘所生,那是嫡长子。王平是公孙兰所生,身份大为不同。将来若是王源可成事,长子身份的王忆是要接替王源传承的,故而不能选择王忆,因为那会让人产生不好的错觉。所以李宓选了王平,这样便不会有争执,这便是李宓考虑的周全。

“好,那便定下啦。贞元兄,你同意么?”王源笑道。

李贞元已经傻了,他岂敢和王源攀亲,但此事就在眼前发生。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李贞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所有人都知道,王源这么做是对李宓最好的褒奖。也是你能让李宓最为安心的一种做法。从此后,李家便是王源亲眷,在王源的直接庇佑之下了。

李宓发出哈哈大笑之声,握着王源的手摇晃了数下,忽然间手臂垂下,笑声停歇。王源心中悲痛,知道事情不好,伸手上前探其鼻息,却已气息全无。李宓终于撑到了王源归来之日,含笑而去。

李贞元扑倒李宓床前,扶尸大哭。众人无不落泪。王源也流下了泪水。李宓去世,宛如断臂之痛。虽然李宓因为年事已高没有参与神策军的所有军事行动。但在王源的心目中,李宓留在后方镇守或保障后勤时自己最为放心。老将军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王源心中最重要的心腹之一。王源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对自身的成长颇有裨益。然而没想到的,竟然在宁州这个地方魂归天国。

其实李宓的病若在后世的话未必会丧命,中风之症在后世已经有很好的治疗办法。最多不过留有后遗症,落下手足不便的残疾。但这是在大唐,伤风感冒都有可能送了人的性命,中风这种病自然根本就形同绝症。这也是王源甚为遗憾之处。

“贞元兄,节哀顺变。准备棺木,收敛老将军吧。”王源对扶床痛哭的李贞元劝慰道。

李贞元止住悲声,抹了眼泪点头道:“大帅,卑职想将阿爷的灵柩带回成都老家安葬,不知可否?”

王源点头道:“当然,岂能葬在此处?事不宜迟,如今天气酷热,不可耽搁。”

李贞元明白王源的意思,天气酷热难耐,尸体很快便要腐败,不能耽搁时间。当下忙张罗棺木,收敛李宓。王源静静的坐在李宓尸体旁良久,这才在赵青等人的劝说下出来。

夜晚的州衙大厅上,烛火摇弋。王源高仙芝以及军中将领皆在此处。王源沉闷的坐在案后,半晌也不说话,脸色甚是悲戚。傍晚时分,王源率众人送李贞元扶灵回归成都之后,回到州衙之中,王源便一直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不说话。众将也不敢出声,只得陪着他闷坐,厅上气氛沉闷之极。

终于,高仙芝轻声开口了。

“贤弟,节哀顺变,李老将军仙去,众人无不悲痛。但切不可因为此事而乱了方寸,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贤弟决断呢。”

王源轻叹一声,在烛火的阴影下抬起脸来,点头道:“兄长说的很是,我不该因为老将军之死而颓废。我们的麻烦还很多。”

高仙芝道:“伤逝悲痛乃人之常情,也不必自责。贤弟,关于目前的局面,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

王源看了一眼满堂将领,沉声道:“诸位兄弟,有件事跟你们通报一下。柳钧的三万骑兵已经从长安西北横穿长安城西州县之地,穿越秦岭山口抵达金州。金州也已被柳钧攻克。但他的骑兵继续休整,我已经命他率军回归通州休整。鉴于目前的局面,大军整体都需要好好的休整,物资粮草都需要补充,故而大军不必回成都了,就在庆宁二州休整待命。”

“遵命。”众将齐声应诺。

王源顿了顿,继续道:“朝廷这次趁我大军离开蜀地的机会发动进攻,这是不宣而战之举。本人和你们都很气愤。我已经写奏折送往长安,要求陛下解释此事。但其实李瑁的解释无关紧要。这次之所以他们退兵,是因为他们被堵在宁州无法前进,见我大军归来,骑兵断其粮道,不得不撤兵罢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募兵厉马,迎接接下来的战斗,因为朝廷不久后一定会对我发兵讨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