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内情(第3/4页)

在路上,庞龙数次想动手掺杂毒药在龙须酥上,但却一直未能得手。因为袁明远太精细,安排了几名护卫跟着几辆大车监视车夫们,防止他们偷东西。夜晚又命车夫们将大车推到他的帐外命人看管。搞得庞龙一直神神经经的却无法动手。

终于十几日时间抵达了成都之后,庞龙依旧在想办法下手。然而他从护卫们的口中得到了太上皇没在成都的消息,当即便傻了眼。因为李光弼告诉他,若不能得手便不准回来。若是敢私自逃走,便杀他全家。庞龙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在抵达成都的当天晚上,四名随行的禁卫被射杀在散花楼之外后,庞龙立刻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果然后来从其他人口中,他得知了袁明远得到了太上皇就在成都,是王相国不愿意让他们见太上皇的消息。他不知道袁明远来成都的具体任务,但显然,四名亲卫的死把袁明远吓坏了,他第二天便要离开成都回京,并且将车辆货物移交给了王源转交太上皇。这样一来庞龙就尴尬了,一来他再无机会将毒掺入龙须散中,二来他也没有时间去想更好的办法了。于是乎他只能冒险脱离袁明远的车队,在成都城中潜伏下来寻找下手的机会。好在他只是个不起眼的车夫,袁明远对他的消失也并没有注意。这些车夫都是雇佣来赶车的,车到了成都便完成了使命,至于跟不跟自己回去,袁明远可没那功夫去管。

就这样,庞龙便留在了成都,住在城西的一个偏僻街道上的小客栈里。他每天都去散花楼周边转悠,寻找可以动手的机会。终于,他的智商在逆境之下得到了激发,于是想出了个吸引宫内的内侍出来买吃食的办法。办法虽笨,甚至庞龙也没想到会有成功的可能,他只是情急之下的一种尝试而已,但却没料到果真奏效了。那日从看守的守卫口中得知想吃粽子的是太上皇之后,他便将三只掺了石火散的大粽子交给了守卫。

他没敢立刻离开成都,因为他想确认事情到底有没有成功。然而就是这么一耽搁,却发现自己再也出不了城了。城中开始的大搜捕逼着他到处躲藏。本以为在南城的那家已经被搜过的院子的柴房里能逃过这次搜捕,却不料栽在了一名民妇的手里。

在庞龙供述的过程中,堂上鸦雀无声,除了师爷手中那只在供状上沙沙游走的笔尖的声响之外,其余人都目瞪口呆的听着庞龙断断续续的话语。当庞龙的话语结束后许久,堂上众人才忽然如同一堂水鸭子一般嗡嗡议论起来。

即便事前已经预测到了大部分情形,但当这一切从庞龙口中说出来是,王源还是感到了一丝寒意。李瑁真的敢什么都做,为了皇位割地割城抵押借兵,为了避免玄宗回到长安后的不确定的麻烦,他除了暗示玄宗之外,还真的派人来要杀了他的父皇。可见,为了保住他的皇位,他什么都能干的出来了。

“相国,口供录好了,请相国过目。”师爷捧着满纸蝇头小楷的供状走到王源面前,将口供递给王源。满心欢喜的期盼着王源的口中能吐出几个字:你的书法很好嘛。

然而王源似乎并不在意他写的字的美丑,而是快速的看了一遍后递还给他。“拿去给庞龙瞧一瞧,没问题的话便让他画押。”

师爷略觉失望,都说这相国是文人,怎地无惺惺相惜之心。心中颇有些明珠投暗之感。

庞龙趴在地上,将供状看了一遍,抬起头来看着王源道:“王相国,我全招供了,你能不要将这件事闹大么?能别让我的家眷们被他们给杀了么?”

“签字画押,废什么话?我家大帅要怎么做,难道还受你约束不成?”谭平喝骂道。

庞龙长叹一声,提起笔来在供状下方颤抖着画了押。但听王源的声音响起道:“押下去,好吃好喝的待着,不准欺负他。”

几名亲卫将庞龙押出门外。堂上众人依旧在议论纷纷。王源摆了摆手,众人安静了下来。

王源沉声道:“诸位,事情你们都亲耳听到了。这件事事关重大,诸位都是知情人,但我希望在座众人都不要乱说话。这件事若是传出去,必会掀起轩然大波。我想还是等我禀报了太上皇之后在做定夺。”

众人明白,王源这淡淡的几句话便是封口令,这里绝大多数都是神策军的军官,当然都不会违背王源的命令。

王源转向韦见素和颜真卿道:“韦左相,颜平章,这件事我希望你们也不要传出去,一切待见过太上皇后再定夺,你们看如何?”

韦见素点头道:“全凭相国定夺。”

颜真卿也白着脸道:“对对对,不能乱说出去,此事必有蹊跷。这人一定是在胡乱攀咬,陛下和李光弼怎会指使他做出这等悖逆之事?这完全没有理由,他是在胡乱咬人。相国,你不能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