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睨墙(第4/4页)

众皇子闻言也都皱起了眉头,这么说来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李珙转了转眼珠子低声道:“十二哥,既然你这么说,今日咱们便将话说开了。我绝非是为王源辩护,但我觉得,咱们对王源的评判实在是苛刻了些。各位扪心自问,我大唐岌岌可危之时,是谁力挽狂澜,稳定住目前的局面的?若无王源发兵救驾,我们此刻的处境如何?外界传言的那些什么王源挟天子令诸侯,什么心怀野心意图不轨云云,那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推敲起来,却是站不住脚的。确实,王源这个人行事有些强硬,有时候伤及我皇家威严和面子。但咱们不能看表面啊。杀房琯,那是因为房琯在背地里挪用军饷,严重威胁平叛大军的存亡,你们说难道不该杀么?前段时间王源为了安置难民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平心而论,他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将难民安置下去,免得严冬降临,冻死百姓?若是上百万难民乱了起来,咱们在成都还能呆么?平息难民内乱怕是都要焦头烂额,还有精力去收复京城?所以王源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为了我大唐着想,咱们不能因为他行事强硬便硬是给人家扣上有野心的帽子是不是?”

李珙的一席话让众皇子频频点头,实际上几位皇子对于王源的印象本来并不差。从京城悲悲戚戚随驾逃离,马嵬坡上的惊魂之事让众人人人自危。若非王源搭救,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来成都后,王源也并没有对皇子们太过苛刻。虽然并没有嘘寒问暖,但起码保持着该有的礼节和尊敬。在全城物资匮乏用度贫瘠的情形下,皇子们的生活也能够得到保障。若非因为强行清理皇族侵占宅院公房的事情,皇子们对王源本是毫无怨言的。

“外边流传的什么王源是什么第二个安禄山,又说他如何如何的野心昭然这样的流言,还不是因为王源手中握着重兵?但其实你们想想,王源要是有野心的话,咱们还能活着在这里说话么?包括父皇在内,我李唐皇族一脉尽在成都,他王源若有野心,早就把我们一锅端了,还容我们在此逍遥?那些谣言都是别人造出来的,无非便是因为嫉妒王源的权势罢了。话说回来,神策军的十几万兵马若不是王源统率,能够在通州大破十八万叛军么?只有王源有退敌的本事,兵马不给他率领给谁率领?洛阳,潼关,京城,三次大战,都非王源率军。我大唐曾经拥兵五六十万,结果如何?还不是一败涂地?现在好不容易有个能把叛军打的屁滚尿流的人站出来,却要受众人猜忌,受流言中伤,你们说还怎么叫人对我大唐效忠?”

李珙一席话侃侃而谈,说的入情入理,众皇子纷纷点头。细细想来,王源确实有些冤。这个人是大唐的脊柱之臣,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大唐的天空,却落得被人猜忌。任谁也把心凉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