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齐聚(第3/4页)

王源见三女面露困倦之色,于是要她们就在窝棚里歇息。李欣儿不想王源离开,王源便坐在窝棚里陪着三女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不久后三女鼻息咻咻都闭目睡去。王源自己也觉得睡意朦胧,疲惫袭来,不知不觉也闭目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王源忽然被耳边的低语声惊醒,睁眼看时,见公孙兰正在身旁,俯身在自己耳边低声呼唤。见王源醒来,公孙兰满是歉意的低声道:“二郎,打搅你休息了。”

王源探头看着外边的黑暗夜色,低声道:“我怎地睡着了?今晚可没时间睡觉。现在几时了?江那边还没来人么?赵青谭平和李珙他们到了么?”

公孙兰低声道:“刚过二更,正是江那边来人了,所以才来叫醒你。颜太守已经带人去迎接了。”

王源大喜过望,忙站起身来道:“谢天谢地,可算是来了。咱们也去迎接。”

两人出了聚义厅往山包下边走去,离开了树林茂密的掩映之处,西边寨门方向的景象一览无余。王源忽然诧异的发现,在西边的黑暗之中,一条火把的长龙正在缓缓的蠕动,看上去人数着实不少恐怕有数千人之多。

“这是怎么回事?怎地来了这么多人?”王源诧异道。

公孙兰道:“我也不知道,去见了便知。”

两人在亲卫火把的照耀下迎了过去,抵达寨门处时,只见颜真卿正跟一名身着官袍的中年人言谈甚欢,笑声不绝。当见到王源举着火把到来时,颜真卿对那中年人说了一句,那中年人忙上前来叩拜在地,口中高声道:“下官北海郡太守贺兰进明见过王相国。”

王源一愣,这才知道原来北海郡太守贺兰进明亲自来了。于是忙伸手搀扶他起身道:“不用多礼,原来是贺兰太守亲自过江来了,这可辛苦了。”

贺兰进明道:“此乃下官本分,本来就是要过江来接应的。今日蔡虎回去禀报之后,本来是该早些过江的,但因为要聚集船只,整备兵马,又几千人渡河过来,又从白马渡赶来此处,着实耽误了些功夫。所以直到此时才到,请相国恕罪则个。”

王源恍然大悟,原来是贺兰进明带着几千兵马一起过河接应,故而才来的迟了。一个下午,几千兵马渡河而起做好准备,能在二更时分赶到,这已经是很有效率了。

“原来是兵马船只都一起带过来了,很好很好,快里边请。”王源笑道。

颜真卿也笑道:“贺兰老弟把全部家当都带过来了,两千三百兵士,两百四十七条船全部过来了,这下好了,咱们又多了援军,百姓们可有保障了。请,里边请。”

贺兰进明忙道谢谦让,吩咐了蔡虎率兵马有秩序的觅地驻扎安顿后,跟着王源等人往里边行来。到了聚义厅前的篝火旁,王源指着篝火旁的石头道:“这里是破落山寨,可没什么地方歇脚,咱们只能坐在这石头上了,当一回山大王。贺兰太守可莫要介意。”

贺兰进明忙道:“相国都能将就,下官还有什么不能将就的?若不嫌下官失礼,下官可要坐下了。下官腿脚不灵便,这一路上走得甚是辛苦,已经站不住了。”

王源这才明白刚才似乎发现贺兰进明走路上有些跛脚,还以为是道路不平之故,没想到却是腿脚不便。当下对这个贺兰进明好感大增,腿脚不便却亲自赶来,这种态度倒是值得赞赏的。

三人因在篝火旁的石头上落座,王源尚未开口,贺兰进明便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王相国,下官听蔡虎回去禀报说,相国有意从此处渡河是么?”

王源笑道:“正是。白马渡当然是绝佳的渡河之处,但那两万叛军恐不肯让我们顺利渡河。那里无险可守,地势太过平坦,一旦敌兵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贺兰进明沉吟道:“下官知道相国的意思,白马渡口确实不是个防守的好地方。但若是从这里渡河,那可要冒很大的风险。这处河道水流湍急,非渡河之佳处啊。万一船只翻覆,百姓和兵马可都要死在河中了。还请相国三思啊。”

王源点头道:“贺兰太守的忧虑我何尝不知,但目前确实并无良策。即便加上你带来的两千多兵马,我们也不是那两万兵马之敌。我可不想被他们把我们赶下河。至于你说的此处渡河之凶险,我当然知晓。不过我更希望知道我要蔡参军回去询问之事是否有答案。我也更希望能和架船的艄公聊一聊。”

贺兰进明忙道:“下官明白,下官去命人请几名精于操舟的艄公来让相国问话。”

贺兰进明转身朝一名随从招手吩咐道:“去请张老爹和牛老爹他们过来。”

不久后,五六名身着短衣,带着斗笠的老者跟随随从来到篝火旁,贺兰进明忙起身对他们介绍道:“这是当朝王相国,那一位是平原郡颜太守,还不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