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板甲与人才(第2/3页)

刘彻闻言,微微皱眉。

这人还是有些来头的,大抵能跟窦家扯上关系,难怪,他敢在这个刘彻重点关注的项目上玩手段了。

想了想,刘彻道:“开革吧!”

这也算是无奈的选择了。

蒋太子上海打老虎,面对孔家和宋家,大抵也是这么个无奈法吧。

只能说,西游记真是写尽了官场百态。

将这些事情处理完,刘彻就对张汤道:“前些日子,孤命卿在思贤苑做的事情,现在,进展如何了?”

最近这些天,因为发生战争,所以,刘彻也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了目前汉军的常备装备情况。

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甲胄在军队中,普及率相当低。

周亚夫的十万大军,能着甲的士兵,最多一万,剩下九万,全数是无甲兵。

即使是有甲的,能穿铁甲的,也都是司马甚至校尉一级的军官,大部分士卒,都是穿着皮甲。

这样的情况,刘彻当然改变了!

人类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甲胄防御的巅峰之作,毫无疑问的,首推欧罗巴中世纪时鼎盛的板甲。

早期的板甲就已经能有效的防御弓箭和火绳枪的攻击。

发展至巅峰时,欧洲人依靠板甲,创造了许多经典战例。

尽管刘彻不太想承认,但事实是,板甲无论防御能力还是别的什么,都比东方的扎甲、鳞甲更适合战争。

尤其是,板甲是可以重复的大规模制造和生产,并统一标准的。

而对此时的汉室而言。

困扰最初欧洲人板甲技术的难点之一的产铁量不足,并不存在。

去年,全国生铁总产量就已经超过百万斤,约合后世五十万斤,大致相当于五万吨的生铁产量,足够支撑汉室以年产五千副板甲的速度扩充自己的军队。

等土法高炉炼钢上马后,更是能让所有与汉室为敌的人绝望。

因此,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唯一的技术难点就是水力锻压技术的突破。

刘彻觉得,这个也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像欧罗巴中世纪战争中,那种全身都套在铁壳子里,密不透风的笨重傻瓜靶子,在东方并不适用。

刘彻也不打算上马什么铁浮屠一类的傻瓜兵种。

那种被历史淘汰的货色,刘彻还瞧不眼。

刘彻真正想发展的是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欧洲的那种胸甲骑兵。

张汤闻言,却是面露难色,禀报道:“回禀家上,按照您的要求,臣已经召集了百余位工匠商讨此事的可行性,可是,这事情亘古未有,请给臣些时间,慢慢琢磨……”

刘彻点点头,道:“无妨,卿也不要太着急了,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孤说,钱、人、粮,都不是问题!”

利用水力来锻压这种技术,对此时的工匠来说,还是太超前了一些。

但没关系,只要舍得砸钱,舍得花时间,总能研究出来。

而且,这个东西只要研究出来,就能带动整个汉室的科学水平向前跨越一大步。

与之相关的水车、水力磨坊都可以应用其中一些原理。

出了甲观,刘彻想了想,只靠张汤一个人去负责技术攻关,终究是不太合适。

张汤也并不是吃技术饭的。

他最多可以做个统筹兼顾的上司。

但是,与工匠们沟通,集思广益,拿出解决方案,还是墨家最厉害!

可惜,此时的墨家,对官府是能避则避,很少有人愿意出仕。

“杨子重……”刘彻嘴里念叨着这个名字,想着他前世的容颜,于是,就对王道吩咐:“派人雒阳东市,找一个叫杨毅的商贾之子,记住,此人今年大约二十二岁,表字子重,最是善于摆弄器械,把他给孤请来长安!”

王道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何这样吩咐,太子又是怎么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

但没关系,奴才就是干这种活计的。

于是他跪下来道:“诺!”

此刻的杨毅,其实说老实话,刘彻本不想这么早召唤他的。

因为,那个前世的墨家技术能手,此时,技术水平还没锻炼出来,并无前世那样的水平。

但没办法,手底下缺乏这样的人。

杨毅那人不管怎么说,也是正经的墨家嫡系子弟,对于技术问题,有着天生的天赋。

将他请来长安,主持水力锻压技术的研发,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

两日后,东都雒阳。

一个年轻人赤着脚,在院子里摆弄着许多器械。

他紧张无比的注视这些奇形怪状的机械,嘴里念念有词:“我墨家先圣说三表,我这发明,若能成功,当可有大功有世,而我也当能留名青史!哈哈哈哈……”

他握着拳头,大喊着:“动起来吧,木鹰!”

然后就转动一个奇怪的木质构建。

咔嚓咔嚓,那个奇怪的器械开始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