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即将到来的麻烦(第3/4页)

而一旦刘濞打通了通向江淮的通道,整个齐赵和雒阳就对吴王敞开大门了。

必须将这个险情消灭在萌芽之中。

“臣请奉诏率军入衡山!”一听刘彻那么一说,周亚夫立刻就反应过来,绝对不能给吴王刘濞任何插手江淮的机会!马上就出列拜道。

刘彻摇摇头,抢在老爹没开口之前,道:“中尉不可,中尉乃是柱国大将,安可轻动,况且,中尉倘若领军入衡山,天下人会怎么看?”

刘彻这话,朝臣们听了,纷纷点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中尉带兵去衡山?这就算再大度的人,也会在心里嘀咕,更何况,现在朝堂刚刚弄死了刘安,作为刘安的弟弟,刘勃此刻正是疑神疑鬼的时候。

于是,大臣们纷纷道:“家上所言极是!”

天子刘启不由得好奇了起来,问道:“那依太子之见,该当如何?”

刘彻眼珠子一转,叩首道:“父皇,儿臣以为,此刻朝廷当遣一忠厚长者,持节领军入衡山!”

“那太子可有人选推荐?”天子刘启更加好奇了起来。

“儿臣……”刘彻在心里犹豫了一下,考虑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道:“儿臣推举故中郎将卫绾为将,领兵赴衡山!”

说完刘彻就匍匐在地,头都不敢抬。

卫绾?

天子刘启一听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牙疼!

当年,他还是个太子的时候,卫绾就是先帝的中郎将,常常给先帝赶车,因此,属于先帝心腹,也是他刻意拉拢的对象。

可是,他好心好意的请卫绾去太子宫赴宴喝酒,结果等了半天,卫绾人影都没见到,解释也没有一个。

这怎么能忍?

因此,他一即位就把卫绾给踢出朝堂,让他去养老了。

要不是太后说话了,他甚至想把卫绾给拖出去砍了。

只是,终究是太子推举的人,而且他也不愿意让人说他是个小气天子,睚眦必报,再说,窦太后也没少给卫绾说好话。

因此,天子刘启勉强忍住心里的火气,问道:“太子,说说看,为何举荐卫绾?”

刘彻知道,这个时候是瞒不得老爹的。

不然,老爹要是发起火来,谁都挡不住。

他少不得就要吃一顿训斥!

于是,刘彻整理了一下言辞,叩首道:“儿臣举荐卫绾,理由有三!”

“其一,卫绾朝野尽知,乃长者也,为人宽厚,代人和善,卫绾去衡山,可安衡山上下,有助于收拢江淮民心!”

天子刘启听了,心里稍微好过了一点,因为这是事实,卫绾是个老好人全天下都知道!

“其二,卫绾追随先帝多年,久在军伍,明知政务与法令,遣其去衡山,可以整顿地方,维持秩序,不虞有风险!”刘彻说这话的时候,紧紧的匍匐在地,他说的也是事实。

江淮地区,情况复杂,尤其衡山国紧邻丹阳郡。

现在,丹阳郡并不怎么出名。

但再过个几十年,丹阳兵就将让全天下为之侧目。

李陵率领的五千丹阳骑兵,即使下马步战,照样把匈奴爆出翔来了,匈奴举全国兵力围攻,居然无可奈何,要不是后来丹阳兵弹尽粮绝,李陵说不定能上演一出千里突围的好戏。

即使如此,丹阳兵在那一战还是威震天下。

从此以后,无论是光武中兴,还是三国乱世,丹阳兵都在里面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派卫绾去,稳住江淮,就能保住丹阳郡不会落到吴楚手上,这个现在还没什么名声的精锐兵种,就不会有被吴楚掌握的风险。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一个精锐兵种,所能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核弹!

但天子刘启却并不认可刘彻的解释。

派卫绾确实能稳住江淮的民心,不至于激化矛盾。

但是,派其他人也差不多啊。

譬如郅都。

刘彻却俯首说出了第三理由,也是天子所无法拒绝的一个理由:“其三,东宫太后久欲起复卫绾……”

天子刘启闻言,瞳孔猛然放大。

良久,他道:“朕明日去上林苑狩猎,太子带着卫绾一起来吧!”

太后的面子,他不能不给,尤其是刘彻也被拉下水了。

对于刘彻的坦白,天子刘启还是很欣慰的。

这说明,他这个儿子对他真是赤诚以待,毫无隐瞒。

以天子刘启来看,若换了他是刘彻,恐怕也不会这么坦白。

而皇帝就是这么奇怪。

有时候,再大的问题,你只要给他坦白了,他也能既往不咎,甚至嘉奖。

为什么?

因为,他会认为你是个忠臣孝子!

“诺!”刘彻连忙叩首。

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满完成了,剩下的就看卫绾自己的了!

至于他当众举起窦太后当挡箭牌,这没什么关系。

现在刘彻跟东宫的关系,正是蜜月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