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昭阳节使(一)(第2/3页)

“讲武堂毕业的武官每省分配都有定数。”荣禄苦笑,“除去留在丰台之外的,各省都是没有几个,今年我可知道蒙古还没有分派的名额,你若是实在想要,请旨就是。”

杨岳斌跳脚,他是苗人,素来不拘于什么体统身份:“若是要请旨,我还劳动你干嘛,你和武云迪两个人一同在讲武堂当着教官,不问你要,还问谁要?我可是知道的,你别诳我,这讲武堂,嘿嘿,江尚书可是插手不进去!”

这还没到曾国藩的花厅呢,荣禄就有些招架不住了,“兄既然如此说,弟不敢不效力,我请示了祭酒大人,必然会给兄一个交代的,只是兄若是在弟这么讹了人去。”荣禄笑道,“日后库伦若有动静,你献不出力,可会被人笑话哦。”

“动静?”杨岳斌瞪大了眼睛,“难道?”

杨岳斌越发要问,荣禄却是紧闭嘴巴再不言语,只是径直走到了曾国藩的书房,进了书房,见到曾国藩正在陪客,客人是兵部尚书江忠源,江忠源见到荣禄,起身作揖,荣禄也连忙回礼,又准备朝着曾国藩大礼参拜,曾国藩止住了,“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在我这里还闹什么虚礼呢。”

几个人都是昔日平定洪杨之乱的袍泽,在江南一带,都是相处过的,交谈起来,说了说以前的峥嵘岁月,大家均是唏嘘不已,就连平时十分冷面冷语的江忠源,脸上也露出了许多笑容。

曾国藩问:“过来的时候,可听到了新疆的消息?”

荣禄点点头,“听到了,说是左督不大不小的和俄罗斯人打了几仗,俄罗斯人暂时退出了伊犁河,曾世兄也已经到了土耳其斯坦总督府所治了。”

“这去土耳其斯坦,怕是没用。”曾国藩捻须沉思,“怕是要去沙俄帝都找俄罗斯国宰相,或者沙皇。”

“怕亦是无用。”江忠源摇摇头,“俄罗斯人摆明了就是和咱们论痞子腔,做这样的无赖举动出来。”

曾国藩只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儿子,他本不欲问这些军务上的事儿,“纪泽使俄,必然要有个结果,我倒是不欲他有什么功劳傍身,只要平平安安归来即可。”

“大帅勿忧。”荣禄说道,“世兄极为擅长交际,必然不会在那里头吃了亏,俄罗斯人若是明白,就知道,如今中俄之纷争只是会局限在新疆边陲之地,若为这小小浩罕,而两国发动大战,这是谁都不想瞧见的,俄罗斯人若是聪慧,就会先吞下浩罕,好好消化再作打算,而不会在中亚根基不稳就先再大动干戈。”

曾国藩知荣禄说的话,一定程度代表了宫里头的意思,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如今入京,承蒙圣恩,不嫌老夫老迈,简拔入值军机,实在是感激涕零,只是年迈体弱,怕是不堪大任,再坚持几年,老夫就等着安心致仕罢了。”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大人老当益壮。”杨岳斌笑道,“那里谈得上致仕的事儿了,您瞧着赛中堂都七老八十了,都还不提这事儿呢。”

江忠源和荣禄一齐笑道,“正是此理。”

几个人正在谈笑,曾府的管家告罪进了来,“荣大人,贵府上来了天使,府上的人正找您回去呢。”

“天使?”荣禄站了起来,朝着几位拱手,“下官先告退了。”

荣禄退下了,杨岳斌啧啧出声,“荣禄的盛宠实在叫人羡慕啊。”

江忠源脸上淡淡的,讲武堂的存在,极大的削弱了兵部的职权,兵部如今已经指挥不太动丰台大营了,荣禄加上武云迪再还有一个陈孚恩,兵部差不多已经沦为后勤的保障机构,所幸地方武官和讲武堂等武官之升迁还由兵部管辖,不然江忠源还宁愿回安徽当一巡抚来的痛快。倒不是对荣禄有什么意见,只是职责所在,两相冲突罢了。

荣禄到了家,见到来传旨的是慈禧太后宫里的小朱子,小朱子先打了个千,“恭喜大人,恭喜老太太!”

荣禄拉起小朱子,“快请起,这喜从何来?”

“有旨意。”家里头已经摆好了香案,“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瓜尔佳荣禄之母马佳氏加恩封正一品夫人,荣禄之妻赫舍里氏封从三品夫人。”

阖府十分喜庆,按照荣禄的爵位,推恩于母亲也只是正二品而已,妻子更是在三品之下了,就连赫舍里氏也十分意外,山呼万岁,这必然是特旨,“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吗?”荣禄拉住了小朱子,站在一边悄悄问道,大门口已经开始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小朱子点点头,“是皇上提出来的,然后告诉了太后,皇后娘娘用了印,这才叫奴才出来传旨呢。奴才出宫的时候,太后还说了,说大人难得休沐,就多在家里休息几日,多陪陪家人。”

“是。”荣禄微笑的应下,把小朱子送出了大门,看着他上了马车,马铃叮当,留下了铃声,荣禄转过头,淡然吩咐家里人,“别得意忘了形,明日请亲眷好友来府中吃饭,不要太招摇,简单着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