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爪哇海战(第3/4页)

两个戴纳粹臂章的德军军官皮鞋跟“咔”地一碰,也微微欠身。荷兰的宪兵少校下意识后退半步,眯着眼睛打量着他们,又打量着向小强,开始警惕起来。

纽伦贝格领事紧接着质问道:

“向小强先生和夫人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客人,受我之邀,正要到我那里做客,你们为什么要逮捕他?”

宪兵少校高声道:

“领事先生!这里是巴达维亚,是荷兰领地!我们在自己的领地上逮捕谁不逮捕谁,您没有权利过问!再说我们也不是逮捕,而是暂时保护,会在合适的时机将他们遣送出境的!请您让开!”

向小强看是时机了,一不做二不休,对自己的四个警卫使了个眼色。

一秒钟后,四个宪兵军官发现,他们每人的胸前都顶了一支盒子枪。

德国领事和武官也大惊失色,他们接到国内命令,一定要把大明代表团接到领事馆保护起来的,本来他们看这架势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这个大明钦差居然这么彪悍。

向小强缴了他们的枪,让人把他们关在一间屋内。然后一行人提着行李、电台,和三个德国外交官一起下楼。

楼下一个班的荷兰宪兵在卡车上,等着他们的长官带人出来。刚才长官们刚进去,路边的三辆小轿车里立刻跑出来两个德国军官,还有一个穿礼服的,也跟着上楼了。现在,只看见几个华人跟着那三个人出来,分别钻进三辆小轿车里,小轿车还挂的外交牌照。

等三辆小轿车一溜烟开走了,自己长官还没下来,卡车里的宪兵们才意识到应该上去看看。

等他们把自己的长官从房间里放出来时,已经晚了。三辆外交牌照的轿车已经飞速开远,追不上了。

德国领事馆里,向小强感激地拥抱了纽伦贝格领事,又拥抱了那两个戴卐字臂章的纳粹军官,嘴里说着唯一会说的德语感谢话:

“当克!当克!Very当克!”

纽伦贝格领事和两个武官也都红光满面,明显的也是兴高采烈。他们完成了政府交付的重要任务。身为外交官,他们知道这是为德国和大明的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一把。

领事的妻子也出来欢迎秋湫,和她亲切地拥抱了两下。

向小强代表团的成员回忆着刚才的惊险一幕,个个也都乐得合不拢嘴。宋如海笑呵呵地翻译着领事的话:

“……你们可以把这里当作自己家一样,在这里,你们的生命、自由、活动全都有了保障。钦差大人可以像先前那样随心所欲,掌控外面的局势。我可以自豪地说,在巴达维亚,除了总督府,德国领事馆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是啊,德国就在荷兰的边上,两国接壤,而且比它强大N倍,特别是最近开始不怎么鸟英法了。如果说荷兰还敢跟大明叫一下板的话,它是绝不敢跟德国叫板的。

住在这里,即使外面打得热火朝天,自己的生命、行动自由都能得到完全保障,还能继续呆在事件的中心,把握一切。

……

巴达维亚号舰桥的观测手高声喊道:

“前方目标——军舰!方位——270!距离——10000米!……又一艘军舰!方位……”

舰长在望远镜里看到,远处灰色的海天模糊处,出现了几个淡灰色的身影。中间那个最大,只有一个烟囱,剪影一看就不是巡洋舰。前后各一艘稍小点的身影,各有两个烟囱。

很快,又隐约现出了两个更小的身影,应该是驱逐舰。

目前数出来的,一共是五艘军舰。如果是明军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话,应该有七艘。不过这不重要了,应该有两艘驱逐舰在更远处,被近处的舰只挡掉了。

这几艘军舰都拖着长长的黑烟,几条烟带往不同的方向变动着,很明显他们已经发现了自己这两艘舰,正在快速变换阵位。

它们拦在了两艘荷兰轻巡洋舰的正前方,成正横方位,向正南180方位行驶,不长时间就重新排好了队形,由原来的圆形中心队形拉开,成了一字队形,每艘军舰的侧舷所有舰炮都能向这边瞄准。

巴达维亚号的舰长也在下着转向命令,因为只有两艘舰船,所以很快地同时转向,由原先的并排队形变成了一字队形,也在向180正南方向行驶,和远处明军的舰队同向、并排行驶。两艘轻巡洋舰侧舷的所有舰炮,还有鱼雷发射台,也都瞄准了远处的明军舰队。

天空中雷声滚滚,乌云涌动。突然,一道闪电劈下,天空海面之间雪亮,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海面越发地翻涌起来,灰色浪头一个接一个,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随着大雨弥漫在天海之间,能见度骤然变差,远处的明军舰队似乎就要消隐在雨幕之中了,就在此时,明军舰队模糊的轮廓上,闪过了一片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