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2/3页)

这一切恩爱情仇,都似乎在今晚有了了结。凌清扬说起这些,颇有些快意未尽的感觉。郭煌听得明白,这姚霞其实就是凌清扬自己,只是对方在兴头上,也不便说破。这时候,只见凌清扬像想起了什么,突然贴近了自己的脸问道:

“煌,想跟我出去旅游吗?”

“那要看到哪里。”郭煌有些困了,眼皮都没睁。

“当然是香港,最近那里有一个神秘的烛光晚宴,你会看到你从来没见过的古玩文物。”

郭煌立刻瞪大了眼睛:“你说是拍卖会?”

“去了你就知道了,我敢保证你不虚此行。”

这天上午,梁州天波湖碧波荡漾,一条金碧交辉的游舫正徜徉其间,不时有豫剧唱腔夹着悠扬的鼓乐从中传出。船舷处,荆家农副市长正和香港的刘先生兴致勃勃地谈话,身着宋代服饰的茶博士不停地用几尺长的壶嘴儿为他们续茶。

刘先生是荆副市长上次到港招商时结识的房地产商,对方四十岁上下,一身浅白色西服,淡黄的丝织领带,戴一副无框眼镜,面目细白清癯,显得温文尔雅。不久前,他曾随劳伦斯公司到梁州洽谈过业务,顺便参加了市里的那次旧城改造的招商会,和荆副市长再次晤面,已是熟客了。刘先生称自己是客家人,祖上来自中原,对梁州古城有一种很深的情感,他见多识广,谈吐不凡,给荆家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次要特别感谢你哟,不仅为企业解困,而且也为政府分忧啊。”荆家农轻轻拍了拍对方保养很好的手背,瞥见了食指上那枚豹形戒指,觉得有些眼熟。

荆副市长的话是由衷的,龙海集团近日陷入了灭顶之灾,眼看上千名工人砸了饭碗,是刘先生注入了资金才化险为夷,加上市里扶植了一笔贷款,才使得材料厂重新开工。今天如此高规格的礼遇,也是龙海投桃报李的请求。

“荆市长,梁州自古帝王家,是投资的好地方,有你这样礼贤下士的官员,商人们就能稳稳当当赚钱,要说谢,得先感谢您这父母官啊。”刘先生站起身,望着远远的白云塔和环湖的亭台楼阁,露出无限感慨的神情。

“听市长上次介绍,一千年前,这里曾是‘富丽甲天下,人口愈百万’的世界第一大都市,梁州政府致力于重现当年的皇都盛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佩服荆市长的魄力,也愿意为古城做些贡献。”

荆家农也离席凭栏。此时的船行处,正可看到修建中的“清明上河园”,这里微风鼓浪,杨柳依依,映出虹桥卧波的倒影,显得蔚为壮观。

“面对城市现代化的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我一直没有想得很清楚。”荆家农出于对刘先生的好感,显得推心置腹,此时湖面上的光色暗了下来,燕子掠过船舫,贴着水面低飞。

“特别是老百姓的危房改造更是个难题,梁州街道狭窄,老旧危房成片,一到雨季,群众水深火热呀,有一次我到塔北的裤裆胡同,那里屎尿横溢,臭气熏天,小院子里布满了小厨房,搭满了油毛毡棚子,一进院子就是‘三级跳’……”

“噢,荆市长,何谓三级跳啊?”

“这街道比院子高,院子比屋子高,下了雨房子就全泡了汤啊。所以政府下决心要成片改造危房,还要给开发商以优惠政策。”

这时,有雷声在头顶滚动,豆大的雨点打在湖面上,飞溅起一层珠玉,迅速扩展成层层的涟漪。荆家农略微皱起了眉头,但没有马上退回船舱。

“记得英国人威廉·莫里斯说过,这些建筑绝不属于我们,它们曾经属于我们的祖先,还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它们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我们随意处置的对象。想想看,就在我脚下,就淹没着明代的周王府,不远的地方,就是宋代操演水军的金明池,搞不好,我们就会成了千古罪人。”

“荆市长不必自责,我看政府的危房改造规划完全可行,既避开了地下文物区,又兼顾了城市现代功能。加之政府的政策高明得体,以道路带动土地升值,以回笼资金补贴开发者,我愿做你的前驱,成片开发白云塔一带,遇到地下古建,绝不盖房子,比如说金明池,建议辟出遗址一角,下切至沉积土层,立上永久标志,留待后人开掘。”

“好哇刘先生,这样做政府也不会让你吃亏。我可以给你政策,你拿到房屋预售许可证,就可以拿到房屋预售款,并且马上可以投入后续开发。这样就不会占用你的资金,不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感谢荆市长能对我们商家考虑得如此周到,这次回港,我会把梁州政府的招商诚意告知诸位同仁,力争组团到古城开发,可眼下有些具体困难还想请市长垂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