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这天上午,龙海董事长西装革履容光焕发地迎候在改扩建的新型装饰材料厂门口。门框上的化肥厂老牌子连同简陋的厂门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大理石贴面、镌着鎏金字的宽敞大门。

不多时,一台奥迪车缓缓驶来,车上走下了荆家农副市长,后边紧跟着陪同他的凌清扬。龙海一干人等驻足在厂门迎候,此举是有意让市长从入门处就领略到他的魄力和手段。

曾几何时,这座一度有成群麻雀做巢的厂房,现在呈现出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只见大型起重机的吊臂直插云天,厢式货车进进出出,施工吊装车间的敲击声、口哨声此起彼伏。最富人气的地方还属办公楼,粉刷一新的楼前插上了彩旗,扯上了横幅,来厂洽谈业务的人员进进出出,高档轿车停了一片,连引导车辆的保安都戴上了白手套,行标准礼。

在宽大明亮的办公室坐定后,白舒娜彬彬有礼地过来沏茶。荆副市长望望她,一脸的纳闷。凌清扬在一旁做了介绍,说龙董事长招贤纳士,为做大企业,把博物馆的小白都挖了过来,专门做公关经理兼办公室主任。龙海在一旁一边应和一边介绍道:

“转产之后,厂里老技工有几百人复工。这机器一响,黄金万两,第一批货款已经回笼。还是荆副市长站得高看得远,俺就是把两条腿儿跑细,也赶不上您的点儿哩。”

“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市委的政策对头。看来,对国企改制,还要吸纳外来资本,引进新技术,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新型建筑材料生产线的上马,符合梁州的实际,还是要搞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这是我们的优势嘛。龙海,你是有功之臣,我已经跟银行打了招呼,贷款一定给予倾斜,税务上也要扶植,可以享受三年的优惠政策。”

龙海、凌清扬和荆副市长的随行人员都一起鼓起掌来。见荆副市长兴致很高,凌清扬乘机让他到厂区视察一下。由于提前做好了准备,只见各个车间的通道打扫得干净整洁,工人们都在忙碌地干活,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了厂区后院的成品仓库。

这是两排明显高于厂区车间的灰瓦红墙的老建筑,宽敞高大的库门可容集装箱和厢式货车进出,两条黑油油的铁轨铺设在库门下方,一直延伸向厂区的后大门。旁边有人介绍说,这条内设铁路一端通往陇海铁路的货物编组站,另一端连着黄河航运处,每到黄河汛期,这条铁路就担负运载石料的小火车上大堤。

凌清扬猛然想到,那天为救郭煌,在大堤上见过这条铁轨。

“这就是说,你们的新型建筑材料厂就建在欧亚大陆桥上,一头连着连云港,一头通往阿姆斯特丹。你龙海的胃口可不小哇。”荆副市长指着龙海的鼻子说道,大家都附和着哈哈大笑起来。

荆家农走后,凌清扬让白舒娜陪着,重新又进了成品仓库。偌大的库房内,产品正源源不断从流水线运送过来,在打包机上装箱,排成长龙的车队鱼贯而入,把货物运来。大的集装箱和货柜车从库房外的货运车厢吊装进来,装满货后,直接挂车皮沿铁路线运走。

穿过繁忙的前排仓库,凌清扬来到后排库房,这里倒显得分外冷清,一些麻雀正在关闭的库门处啄食,见人来了,扑扑棱棱地飞走了。白舒娜有库房的钥匙,吱吱呀呀地推开库门,只见里边堆满了化肥袋子,袋子上印制着菱形商标,注明着生产日期,大概是化肥厂破产前滞销的库存。听白舒娜介绍,这些化肥成了龙老板的宝贝,她几次请求清仓处理,给新产品腾出库位,可龙海执意不允;有家客户闻讯专程登门收购,也被龙海堵了回去。并且反复叮嘱白舒娜,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能擅自处理这批化肥。

凌清扬走进库房深处,果然见到一垛垛密密匝匝垒成小山似的化肥袋子,而且越向里走袋子堆得越高,每垛化肥码放得十分整齐,中间留着出货的通道,停放着铲车和小推车。凌清扬无意间注意到:通道上留有车胎的印痕,轮痕中有着新鲜的黄土粒,并且间有少许的青灰土。

“这里每天晚上有人干活,天明就收工,听说是为了扩建仓库,正在修地下的通风排污管道。”

“这些工人都是从哪儿来的?”

“在劳务市场上雇的力工,都是西北偏远地区的农民,一星期就轮换一批人,麻烦得很。”

“怎么换得这么勤。”本来漫不经心的凌清扬奇怪起来。

“龙总说,这人时间长了不好使,老磨洋工,得经常换,反正人好雇,一码一利索,干完活发给工钱走人。”

两人正说着,库房外进来几个保安,跟在后边的是夜间带班的工头,这人是龙海的一个姓熊的亲信,长得粗壮黝黑绰号叫“黑塔”。见库房里有人便厉声喝问起来,当看清是凌清扬,马上换了副笑脸,忙上前搭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