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3/4页)

小老汉急忙把手指支在嘴边。黄河平顺着他的视线所及,就见玉米地中间有一块不长庄稼只长草的小丘,小丘上长着一棵粗大的蓬头柳树。

一个放羊的光头小孩儿正在树边“乱老蜓”:他一只手提着鞭子,用另一只手拿细柳条拴了只母蜻蜓当饵子,上下挥动,模仿着蜻蜓上下飞翔,嘴里还在吆喝着“老绿老绿,老母儿在这儿喂……”引别的蜻蜓来配对儿,好用手中的鞭子去抽。眼看一只大个儿绿头蜻蜓被引诱过来,黄河平的眼睛突然扫见,小老汉已经悄悄绕到了小孩的背后,小孩毫不察觉,正把手中的鞭子往空中一抖,响起了一声炸鞭,蜻蜓折翅掉落,一时间散在周围的绵羊也吓得聚拢过来,发出咩咩的叫声。

小孩儿正要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他的嘴早被小老汉捂住,正要挣扎,被后边的声音喝道:“狗娃,你他妈没长眼,我是小老汉儿。”那孩子扭过头,马上蔫了。小老汉看四周无人,指着身后不远还气喘吁吁的黄河平。

“这是你的一个叔叔,不要惊动地里的人,跑回村给我拿两套衣裳、十根蜡烛去,不要让人知道,办好了,你叔有赏。”小孩儿一溜烟跑了。

小老汉向黄河平介绍说,这一带是一座明代大墓,墓顶不长庄稼。前些年村里人念叨着“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了万元户”。用洛阳铲探明土层,找准墓顶打眼放炮,墓中的土货一见光,香港澳门那边的文物贩子就像苍蝇见血一样飞过来,蹲在坑边论价钱。

黄河平仔细观察,只见这一带的玉米果然种得稀稀拉拉,地上残留着不少半尺宽的圆洞,有的旧洞已被泥土掩埋,有的新洞显得四壁光滑,四周堆着新鲜的黄土,向下看去,黑乎乎的不见底。

“最深的坑有几十米,上百米,每年青纱帐一起,村里的盗墓人就过来钻眼打炮。发现有公安和文物局的人来,小孩儿站在高岗上,远远看到就用响鞭提醒,人们全都拿着锄头假装锄地,其实地里早就给挖得像筛箩筐一样了。”

不大一会儿,小孩儿回来了,手里拎了一个包裹,跑得气喘吁吁地说:“村子里到处是警察,拿着照片儿正找你咧。你可不敢回去,我把我叔叔的衣裳偷了出来。你快走吧,记住回来时,给我买个电子狗玩玩。”

待小男孩刚扭身离去,小老汉几步蹿上那棵大柳树,伏在最高一根树杈上,拨开柳叶窥探村内的情况。这一看不打紧,险些把小老汉吓得从树杈上掉下来。

原来,两三百米开外的村边不仅警灯闪烁,还停着十几台挂着武警牌照的布篷运兵车,穿绿色军服的士兵正列队听一名指挥员扯着嗓子布置任务,黑压压的估摸着少说也有几百人,更可怕的还有大批穿蓝服装的警察已经向这里走来。他们三个一组,五个一排,个个拎着家伙,有的还牵着气势汹汹的狼犬,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势,像梳篦一样搜索过来。小老汉眼尖,他看到,走在前边领头的就是在轨道边抓自己的大个子警察。看来公安局今儿是动了大劲儿了,简直就是个铁壁合围。

小老汉正思忖着,不提防头顶树梢上爆响了一枪,吓得他手一松从树上摔下来,差一点砸在向上举头张望的黄河平身上。

又是一阵半自动的点射,一簇簇柳叶扑簌簌地抖落下来,黄河平的脸顿时白了。

“你充啥鸡巴大胆,把鬼引过来,咱可往哪儿跑?!”

话未落音,呼喊声、鸣枪声更加迫近,已经清晰听到英杰的大嗓门在吼着,几个穿警服的身影已在青纱帐中闪现,包围圈越来越小了。

小老汉拎起包袱一把扯住黄河平,猫腰钻入了身后的高粱地。两人又是一阵没了命的狂奔,很快来到了村后的一片旷野。

跟前,一条长龙似的路基蜿蜒至远方,黄河平知道,这里是通向黄河大堤运送石料的专用火车道,铁轨的另一端连着陇海铁路线,每年到防汛时节,有大批抗洪物资经过这里运送。路基之外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涂地,滩地上抓地皮长着葛巴草,齐腰长满了艾蒿、茅草和香椿树,还有学名叫沙打旺的苦苦草和大片大片的田箐棵。只见近处的沙丘上有两座孤零零的坟丘,周围长着半人深的野草,地上不时有大蜥蜴在爬动。

“这俩坟,一座是一个国民党当官儿的,一座是我哥的,两个人按村里规矩,不能入老坟,只有在这荒郊野地呆着。想当初,这儿是闯王李自成攻城的地方,因为梁州城墙又高又厚,扒了黄河来淹,城里像灌了老鼠洞,死了不少人。一到天阴,就闪着鬼火,夜间胆儿再大的人也不敢到这儿来。”

“都啥时候了,你还有心说这些,是不是成心把我捆给雷子邀赏?”黄河平急得骂起来,因为他分明看到几只狼犬似乎要挣脱绳套冲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