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一刀了却恩怨情仇(第3/3页)

鲜于燕的背后,是相王李旦。

可现在,相王却被赶出了洛阳,出任并州大总管。

这也就说明,武则天已经开始提防李旦,同时开始对李旦的党羽下手。而巴蜀之地,素来排外,朝廷也早就想插手进来。这次梓州的飞乌蛮造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正好给了武则天机会。表面上看,武则天依旧命他担任着经略使的职务,可实际上,却形同于把他架空。

张知泰出任益州刺史,而敬晖要在剑南道开设西南典客署,同时还任命了杨守文为都督八州兵事……慢着,杨守文不是太子李旦的女婿吗?他如何担当如此重任?

“燕公,不瞒你知,杨君而今就在梓州。”

“什么?”

“此前,太子便觉察到剑南道局势不稳,于是让杨君假借越狱之命,而后改名换姓前来。本来,他是要来益州与燕公汇合,可不想在梓州,却遇到了飞乌蛮造反。”

“如此说来,杨君现如今……”

敬晖点点头,而后和鲜于燕分别落座。

“燕公,杨君那边具体什么情况,下官还不是很清楚。

此次送张公来,待他就任后,我就要立刻前往梓州查看情况。张公此前,官拜地官侍郎,甚得圣人信赖。他这次来,主要是为了稳定局势,使剑南道尽快回复正常。

说实话,圣人这次对燕公很不满,希望燕公能够尽快击退悉勃野人,莫使局势更加混乱。”

你如果不能尽快击败吐蕃人,那么圣人的第二次惩罚很快就会到来。

鲜于燕心里很清楚,就算他这次能击退吐蕃人,经略使一职,怕也做不久了。武则天很明显是要他戴罪立功,等打退了吐蕃人之后,也就是他交出兵权的时候……

可是,他没有选择。

武则天这次快刀斩乱麻,借飞乌蛮造反和吐蕃出兵,削弱了他手中的权利。

至于张知泰?

鲜于燕虽身在巴蜀,却也听说过此人。

这张知泰本是河东人氏,考中过进士,后来又被狄仁杰看重。

万岁通天元年,张知泰因抵御李尽忠有功,拜洛州司马。后来又得狄仁杰推荐,拜为夏官。

此人,心狠手辣,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甚至有人说,他是不逊色来俊臣的酷吏……有很多人弹劾他,可是武则天却对他极为信任。

据说,相王李旦曾试图招揽张知泰,结果被张知泰拒绝。

鲜于燕甚至相信,如果他不能尽快击败吐蕃人的话,张知泰就会对他动手,甚至还会牵累家人。

这也让鲜于燕感到一丝丝惶恐,轻声道:“请仲晔放心,我会尽快击退吐蕃。”

他随即,又话锋一转,道:“只是杨君而今身在梓州,那边局势非常混乱,前不久,我帐下营田判官李清遭遇飞乌蛮伏击,全军覆没……由此可见,飞乌蛮诡计多端。据我所知,杨君年纪不大,让他都督八州兵事,我担心他会被飞乌蛮所败。”

“这个,燕公不必担心。”

不等敬晖回答,一旁张知泰道:“杨君并非是那种不知兵事,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他少年即经历昌平之战,协助其父,也就是东都留守杨公击退慕容玄崱,而后还生擒了靺鞨人首领堇堇佛尔衮。此后他奔赴千里,在塞外击杀慕容玄崱,乃当世英杰。

去年,杨君秘密出使西域,在碎叶川识破薄党阴谋,大败叛军。

那飞乌蛮或许凶狠,可是在我看来,却非杨君对手……而且,下官离开洛阳时,太子曾叮嘱过我,八州兵事尽归杨君指挥,我等只需要一旁协助即可,不必费心。”

这一番话,也让鲜于燕哑口无言。

他心里也非常清楚,这是朝廷要抬举杨守文……杨氏一门进入中枢,恐怕已成定局。

他改变不了什么,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

连相王李旦都被赶出了洛阳,他这个自顾不暇的剑南道经略使,又能去做些什么?

鲜于燕而今所想的,是希望鲜于士简能够机灵一点,千万不要闹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