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青之醉酒诗百篇(第2/4页)

一想到这些,上官婉儿就不禁感到头疼。

她匆匆自总仙宫出来,才走到了瑶台楼下,就听到一阵唱和声。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与先前郭四郎所作的那首牡丹诗一样,杨守文这次也用了赞牡丹不露牡丹的手法。通篇都是赞美牡丹的意思,可是从头到尾却没有写出一个‘牡丹’来。且从意境和格调上而言,这首牡丹诗比之方才的《赏牡丹》古风更盛,格调更高。

好快!

当唱和结束之后,三十六楼共一百八十名勋贵名士,忍不住齐声称赞。

卢藏用脸色铁青,扭头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杜审言。从杜审言的眼睛里,他看到了一抹失落。那是一种因为敬佩,而产生的失落。其实他卢藏用,何尝不是这样?

卢藏用对杨守文的厌恶,源自于范阳卢氏和陈子昂。

杨守文在昌平,摧毁了珍宝阁,令范阳卢氏有苦难言;而陈子昂和卢藏用更是好友。陈子昂年近四十未成亲,说穿了都是因为当年郑三娘的缘故。陈子昂深爱郑三娘,可郑三娘却嫁给了杨承烈,以至于陈子昂后来即便功成名就,也没有成家。

卢藏用因此,对杨家极为怨恨。

只是……

郑三娘虽已香消玉殒,却培养出了杨青之这等妖孽。

伯玉空有惊天才华,却不得抱美人归……这遗憾,恐怕是一辈子都不能够弥补了。

“子潜还在为方才的事情生气吗?”

这时候,一个站在卢藏用身边的男子,面带一丝阴冷笑意。

他年过四旬,生就一表人才,相貌俊朗。

岁月在他脸上刻画出了深深的痕迹,却无法掩去他卓尔不群的风华。他站在卢藏用身边,轻声道:“老子曰:刚不持久。杨家子才学固然过人,却不免过于刚强。

今上何等性子?

他若作不出这首诗也就罢了,现在作出来,便是令圣人颜面无光。

这等人,空有文采,却难有大成就。若是真的惹怒了圣人,只怕离死也不远了……呵呵,做人需知进退,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杨青之仗着有点才华,终不得好死。”

卢藏用认得这人,是尚书监丞宋之问。

这宋之问没有显赫家世,其父宋令文起于乡闾,多才多艺。宋之问兄弟三人,受父亲的影响,继承了宋令文三门技艺。宋之问工于文辞,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时称三绝弟兄。上元二年,宋之问进士及第,后为武则天看重。

他精于钻营,又能做出各种应制诗词,讨取帝王欢心。加之他与张易之兄弟的关系密切,所以甚得武则天的信任。今天这局面,他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心中也随之有了决断。

卢藏用,当今名士,又是世族子弟。

宋之问看着他,轻声道:“子潜,得意一时非得意,若得长久方自在。”

“延清的意思是……”

宋之问道:“五郎深知子潜才高,早就想要结识。

方才这杨家子在南天门外令子潜难堪,如今又在圣前逞能,早晚会倒大霉。不过,说不得今日你我可以再次见证一段佳话,不如先看那杨家子的文采究竟几何?”

短短几句话,已经表明了来意。

这其一,张易之想要招揽你;其二,若你愿意,说不得我还能帮你出刚才那口恶气。

卢藏用闻听,却不禁眉头一蹙。

其实张易之早在之前,就已经数次流露过要招揽他的想法。

可是对张家兄弟,卢藏用却是兴趣不大。一个靠着武则天的宠信,便交横跋扈的小人而已!卢藏用好功名,若不然也不会留下那终南捷径的成语。可是内心里,卢藏用始终有世家子应有的骄傲。张易之也好,宋之问也罢,平民出身,且狡诈心黑。这些家伙做事毫无底线,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节制。若跟随了张家兄弟,卢藏用深知自己不会有好下场。可如果不投靠……你道那宋之问刚才只是说杨守文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宋之问所透露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卢藏用相信,如果他再拒绝,恐怕那张易之就会翻脸了。

该怎么办?

卢藏用这心里,顿时变得纠结起来。

……

“瑶台,葡萄!”

已经第三次花落瑶台了。

内侍高声喊出了酒令,又使得各楼传来一阵骚动。

贺知章等人莫不流露出了担忧之色,李过更连连与杨守文使眼色,意思是让杨守文认输。

可这时候,杨守文的倔劲儿已经上来了。

前世,就是这倔强,让他瘫痪了十几年。

今生,他虽然已经改变了很多,可那骨子里的东西,却难以改变。

“酒来!”

杨守文大喊一声,便提起了笔。

“青之,别吃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