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逢圣历元年(第2/2页)

两年前,也就是杨守文十五岁的时候,祖父病故。

从那之后,杨守文就一个人生活在虎谷山下的田庄里,虽然不得杨承烈的关心,但也过的悠闲自在。毕竟,这田庄是杨承烈的职田。靠着这虎谷山下两百亩的职田,杨守文足以衣食无忧……至于放牛嘛,则是他从小跟着爷爷养成的习惯。

一头牛的得失,对杨承烈而言算不上什么。

可问题是,整个昌平上上下下都知道他杨承烈养了一个傻儿子。以前大家心照不宣,可以当做不知道杨守文的存在。可是这首儿歌传出去,就等于解开了盖子,弄的杨承烈每次聚会,都会被人调笑一番。虽然有些人并没有什么恶意,却足以让杨承烈心里形成一个疙瘩。于是乎,杨承烈对杨守文,也就变得越发冷淡。

浑浑噩噩的杨守文,感受不到周围满满的恶意。

可清醒过来的杨守文,却能够敏锐觉察到,在这首儿歌背后,隐藏着的满满恶意。

一双略显秀气的浓眉微微蹙起,他看了一眼溪畔的孩童,却又颇感无奈。

难不成和这帮子穿开裆裤的小家伙较真吗?他们未必懂得这儿歌背后隐藏的恶意,只是觉得有趣,所以才会传唱不停。难道说,他还能把他们抓过来打一顿不成?

无奈的叹了口气,杨守文从身旁的地上捡起一块石子,投向那些孩童。

孩童们嬉笑着散开,可不一会儿的功夫又聚在溪畔,一边唱着歌,一边逗弄黄牛。

这时候,从山路的尽头传来一阵马蹄声。

杨守文扭头看去,就见从西边的山路上出现了几匹马,正飞快向这边奔来。

那马上的骑士,身着黑衣,头上戴着黑色斗笠。斗笠的边缘垂着一圈黑纱,遮住了他们的面孔,令人无法看得清楚。这虎谷山是燕山余脉,属于军都山一部分。每天从居庸关和孤竹方向往来的人不算少,更不要说马上就要到仲秋八月了。

每年这个时候,是昌平最为热闹的时节。

前几年由于契丹人作乱,使得昌平冷清不少。而今年,基本上是国泰民安,没什么战事发生,所以昌平也就也就重新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去年在昌平西北增设羁縻州,自东北迁徙而来的胡人增加,也注定了今年的昌平,会比往年更热闹。

所以杨守文只看了那一队骑士一眼,就没有再去留意。

他掸去身上的灰尘,迈步从山坡上慢腾腾下来。

就在这时,溪畔突然传来一声尖叫。紧跟着一连串的哭喊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