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雷霆裂九州(第2/3页)

宋劭拍着椅柄,怒而站起:“住口,你贤愚不分,不明时务,朕到底是怎么教你的?”一阵急咳,喘不过气,好不容易平复过来,道:“罢了,罢了,是朕没有教好,平日里只知道让你跟着他们去读圣贤书,这也怪不得你,国难当头,连朕也才知单靠圣贤书救不了大周,救不了天下……”

宋乾猛地跪倒在地,大声道:“圣人之道,为天地立命!父皇正是为那宁江蛊惑,背弃圣贤,违了天心民意,天人交感,方才使得我大周基业动摇。还请父皇罢黜奸臣,任用贤明,继用祖宗之法,正刑与德,以事上天,则强敌不攻而破,百姓不治而平……”

宋劭喝道:“废话,全都是废话!这些废话朕已经听了几十年了,它治不了国,更救不了国!”

宋乾在地上猛地磕头,脑袋嗵嗵嗵的响着:“父皇,忠言逆耳,请父皇明辨是非,莫要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啊!”

“遗臭万年?”宋劭惨然笑道,“朕若不能守得我大周江山,守得百姓安康,那不管史书如何记朕,朕都是昏君一个,唯有守住江山,守住百姓,朕才能有资格谈是昏是贤。这江山,当年就不是靠一本圣贤书打下来的,现在更不可能靠所谓的圣贤书守住,你、你……”

他指着儿子,手指发抖:“你给我到南方去,好生反省,另外,是愚是贤,不要再去管圣贤书是怎么写,要用眼睛看,要用你的眼睛看。”

他抓起身边的一堆折子:“你说朕重用奸臣,没关系,但在你评断他人之前,至少也要了解一下你评断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是宁江这些日子上书给朕的折子,他的每一个思路,每一个想法,全都写得清清楚楚,你到南方去,好好的把它们看一看,想一想,朕不需要你学得他一半本领,但至少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什么才是……”

哗的一下,宋乾一手甩出,那些折子从宋劭手中打飞,洒落在地。外头风声愈大,阵雨愈狂。宋乾大声道:“父皇,儿臣不去南方。父皇既然非要重用奸臣,儿臣明日便在东华门领群臣长跪不起,请父皇诛奸臣、保社稷。”血气上涌,猛然站起,转身要走。

宋劭猛地抓住儿子肩头,气道:“站住,你给我站……”身子一歪。宋乾愤怒之下,大力回身甩臂,轰的一声,殿外雷霆震响,殿内间伴着“叩”的一声重响。

“父皇……父皇……”紧张的,低沉的说话声轻轻的响起,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太子那张苍白的脸。

狂风暴雨中,有人在风雨里狂奔。过了一会儿,一个三十左右的女子领着几人进入殿中,颤颤抖抖的检查过后,那女子猛一咬牙,大声道:“来人啊,通知左金吾卫上将军曹毅紧闭宫门,速速去请太子三师。”对着她的儿子喝道:“慌什么慌?记住,你刚才什么也没有看到,是母后先到这里,再通知你的。”

环视一圈,厉声道:“你们听到没有?”

周围仅有的几位宫女、太监吓得跪倒在地。

那一晚,暴雨倾盆,太子三师连夜入宫,紧跟着,皇宫、内城兵马调动,在那狂风骤雨带来的昏暗中,一道霹雳破空而下,犹如撕裂了天地……

※※※

宁江骑着快马,在八月底那逐渐转凉的天气中狂奔,在他身后,春笺丽与小梦两人腰插宝剑,带着十几名武林中人策马紧随。

天子驾崩的消息,在正式的通告到达之前,便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宁江耳中。虽然知道这些日子,宋劭积劳成疾,但毕竟看着还是能够支撑下去。没有想到他竟然突然暴毙,令得宁江亦是措手不及,只能先快马加鞭,赶往昊京。

眼看着那壮丽的京城,由远而近,出现在他的眼中,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城门已经紧闭。他在城下勒马,城门之上,一名官员露出脸来:“原来是宁大人,宁大人何事回京?”

宁江在城下朗声道:“听闻圣上驾崩,回京祭奠。”

那官员迟疑了一下,道:“圣上驾崩,新天子即位已有三日,韩相起复,那个……此刻天色已晚,下官还需要先请示一下新天子和韩相,才能放宁大人入城,请大人稍待。”

宁江略一沉吟,猛一策马,低声道:“走!”

新天子自然便是宋乾,宋劭方自驾崩,他就起复了被宋劭罢免的韩熙。宁江身为尚书左臣兼门下侍郎,连进入外城都还需要向皇帝和右相通报。朝廷接下来的动向,简直就是不言而喻。

眼看着宁江二话不说,策马就走,那官员在城头不知所措地叫道:“宁大人!宁大人……”

建孝二十年八月二十三日,天子宋劭驾崩,太子宋乾即位,紧接着,新天子起复旧相韩熙为尚书右仆射,继续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废尚书左臣兼龙图学士宁江门下侍郎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