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九十三章 安定西北(第3/4页)

上海,江南造船厂。这个现在在国内最大的船舶工业基地,位于上海高昌庙制造局的附近。也是雨辰从掌握上海以来,就开始极力维持并加以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这个造船厂的历史已经相当的老了,几乎是从同治年间,就由曾文正公开始营造。接着李鸿章扩大了这个造船厂的规模,然后就是有清一代不断的投入。在前清的时候,这里就可以自己制造旧式的防护巡洋舰,炮舰,还有大量的陆军兵器。在邓肯当时掌握上海高昌庙制造局的时候,就同时对这里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吸引资本注入,改造设备,招揽人才。江南造船厂的陆军武器的生产任务,现在已经全部转交给马鞍山联合制造企业和汉阳兵工厂这两大陆军兵器的生产基地。而自己本身所拥有的船台,机器设备得到了一再的扩充。从德国、英国、美国进口的机器设备,几乎完全的将这里的生产设施更新换代。留学的各种专门人才大量被吸引进来,还有从美国英国聘请的技师专家,让这里的人员条件,也几乎是有了截然不同的面目。现在这个船厂占地数万亩,有着四个可以生产三千吨级军船民船的船台,还有两个可以生产万吨级运输船的船台。在松江新建立了一个完全采用英国引进技术而建立起来的船用蒸汽发动机的生产厂,在上海的南市,则设立了属于江南造船厂的船舶工业技术专门学校,分为培养技术人员的大专还有熟练工人的职业培训学校,一时精英荟萃。江南造船厂在福建马尾,还有一个分厂。也是为了避免重要的军事工业太集中在一个地方,那里由一些美国归国的留学生主持,主要是一个研究机构,还有马尾飞机第二制造厂,在那里生产制造水上飞机。在江南造船厂的发展计划当中,在1916年还要成立一个船用特种钢的炼钢厂。江南造船厂从1911年到1915年,就得到了总计1.6亿元的投资,这种投资规模,和马鞍山联合制造企业几乎不相上下了。资金的来源也相当的多,除了政府拨款,还有雨辰总统基金的补贴(油田收入),还有美国工业家剩余资本的输出,加上部分招揽的商股,特别在江南造船厂的民船部门,这种商股更是招揽得非常的多。现在这个船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规模初备,精英荟萃,很有一番新的气象。

在1915年度,海军的扩充计划里面,江南造船厂在政府的有意扶持之下,也贡献了相当大的力量。海军从1914年开始的五年扩充计划当中,计划要建设一支拥有足够轻型兵力,足够海上飞行力量,还有一支潜艇舰队的海军军事力量。轻型兵力的建设,包括四艘轻巡洋舰,二十四艘鱼雷驱逐舰,加上浅水重炮舰,内河炮舰等等兵力。计划其中的百分之四十以上,都由江南造船厂建设。还有应用于欧战的那支初步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船队。江南造船厂定型的一种四千吨级的散装货轮,还有一万四千吨级的大型货轮,都是军方订货相当多的船型。这个船厂现在就算到了夜间,高挂的汽灯都将这里照得亮如白昼,工人们分作三班日夜赶工生产,培训的工人怎么也赶不上需要。中国的重工业,因为这场战争加上政府的有意扶持,得到了相当的刺激发展。

从江南造船厂的新建的五层办公大楼的窗户向外望去,厂区就一目了然的全部尽收眼底。重工业工厂特有的那种完全代表工业文明的震撼力,对于看着江南造船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雨辰,当真是感慨万分。自己也初步有个家底了!几个高大烟囱滚滚的冒着浓烟,虽然窗户都紧紧的关着,但是细小的煤灰还是穿过了缝隙,让办公室里面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黑灰。室内的几个人没有在意这个,专心的听着已经挂上了海军中将的肩章,人看起来都年轻了几岁的谢观潮海军总参谋长汇报着工作。这次是雨辰和宋教仁联合视察江南船厂的工作,而雨辰也盛情的邀请宋教仁一同听取谢观潮的汇报。他需要内阁方面对欧洲这场战事进一步的了解和合作。现在的情况,还不是到他非断然采取行动不可的地步。欧洲大战,需要国人的全力支持。对于内阁和议会来说,也是一样的。

“……海军现在的扩充还有参战计划是分成两个方面同步进行,一个是兵力的扩充,一个就是人员的培训。对于海军的装备来说,现在是不成问题的。从英国美国定购舰只都非常的方便,但是为了保证海军的持续作战能力,也在有意识的让国内船厂多生产一些装备,虽然性能差一点,但是用得很放心,也适合现在我们海军的人员素质。到年中为止。我们用以直接参战的护航司令部的兵力已经整建完毕,除了低速的四大海军舰还有内河炮舰,所有的新锐舰只都加入了这个护航司令部。肇和、应瑞、飞鸿三大轻巡洋舰,加上从美国定购的驰电号轻巡洋舰已经交船,这四艘较新的巡洋舰,还有我们从英美定购的八艘,江南船厂生产的两艘七百五十吨级的鱼雷驱逐舰,组成了护航司令部的主力。当然,现在损失了飞霜号,但是飞云号补充生产计划已经制定,16年底可以补齐这支兵力。对于海军的起步规模来说,这支护航司令部的兵力已经是我们所能参战的极限了。再多的话,指挥、后勤、合格的人员就都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