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新世界 第八十一章 强国的气质(第3/4页)

中国远征军如果到来,就要有几乎立刻,而且至少在局部能够改善这种局面的能力!如果说在伦敦和巴黎的这两个声明,还有接受中国出兵的事情上面,更多的还是表现出一种政治上赢得更多盟友的姿态的话,远征军的到来,必须赢得协约国对中国至少作战能力这种国家实力上面实实在在的尊敬!只有这样,留给他发挥的余地才会更大。

正在和几个法国将军谈笑的时候,就听见他们这个司令部所在的小院外面一阵汽车的声响。没过多久,就看见蒋百里夹着自己的军帽,手指上面还挂着一条装饰精美的马鞭。马靴铮亮的走了进来。他这种军人气质,哪怕是放到极其讲究军官外表风貌的英国德国的军官团当中,都是相当出众的。所以蒋百里在十七师的师部得到的尊重也是非同一般的。他在德国接受军事教育的经历,让他对德军的作战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一些平时的话语,对于那些十七师的法国军官都是触动和启发。法国自从色当战役失败之后,他们的军队一直在骄傲和屈辱之间挣扎。后来诞生的十七号计划就几乎是在拿破仑时代的荣光中寻找自尊心。攻击计划几乎还是拿破仑时代的营方阵的翻版。特别是不愿意正视山那边德国军队的发展和现状。战事一开始,真的是吃了大亏。多亏从未这样高涨过的民族精神和军队渴望洗刷耻辱的战斗意志才将战事稳定下来。但是具体到每一战役,损失几乎都是德国人的两倍。而从雨辰和司马湛那里初步接触到一些比较新颖的战术原则的中国军官们,却思维活跃得很多。虽然他们军事学术的根基也许不如列强军官团们那么扎实,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学习到的。而眼界的开阔,指挥的灵活,却是一支军队所拥有的天赋。这些就是现在法国军队所欠缺的东西。

看到蒋百里笑吟吟的走了进来,雨辰也忍不住有些开心。老是和一帮法国人打交道。小媛又在后面操办一些代表着中美两国的慈善救济事业。虽然心思也是都扑在了解法军上面。可总也有些郁闷,看到蒋百里来了,虽然才没见三四天,竟然都有了一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他笑着站了起来,法国军官们也都起立迎接这位中国将军,纷纷上前握手寒暄。蒋百里笑着走到雨辰面前,立正敬礼,一眼就看到了他手中的报纸,笑道:“丁羽觞这个小家伙,这次帮我们露了大脸了……司令,几天没见了,要不咱们出去走走?”

这个在离前线不远的法国小镇,现在已经完全是一个兵营的气氛。街上乱纷纷的全是军人、马车、卡车。不时还有十几匹马拖着的重炮从镇中穿过。将冻住的路面压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镇子里面飘荡着一股马粪和硝烟的味道。德国人曾经来过的痕迹也在这个镇子上面保留着,一些偏远处的墙上还有依稀的德文标语。镇子里面还有一些居民。那些包着头发的乡下小妞,现在似乎都成了抢手货。那些血统高贵的法国贵族军官,还要和一帮同行们一起角竞这些姑娘的芳心。要知道在巴黎,他们的眼角可是连这些乡下姑娘的影子都不会扫一下的!两个穿着中国军服的人,就在这个镇子里面慢悠悠的散步。法国军官们礼貌的没有跟随,只是给他们派出了卫兵,和雨辰的中国卫士一起,跟在后面不远的地方,互相交换着法国还有中国生产的香烟。

“总统,我到下面派出了观察员的部队走了一圈,大家都很认真,连陈山河那小子都在认真的写观察报告,我拿过来读了一下,很有些长进……但是战事的残酷,大家都看在眼睛里面。灼然就比较担心,我们参加欧战,必然要付出惨重的牺牲。军队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国民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们跟在总统身边的人,都知道参加这场大战的必要性。但是国内的绝大多数民众,让他们为国家的御侮战争贡献一切,大家都没有二话。但是为了欧洲的战事,这个弯子能不能转得过来?”

雨辰看着蒋百里,虽然他努力的用轻松的语调在说这个问题。但是背后的担心却能很明白的听出来。原来在美国,在英国。战争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是到法国前线来切身体会一下。这种巨大的规模,还有残酷的战争进程。却让很多人感到了震撼。牺牲,就变成了一种能够实实在在体会的东西。对于更重视家乡的中国人来说,背井离乡的来到欧洲。付出这么惨重的牺牲参与战争,估计也是在思想上面很难接受的事情吧。未来回国,估计为了通过参战法案的事情,还有一场艰苦的斗争呢。

雨辰笑了笑,这些事情,他很明白。但是他也知道,不经历这样的淬火磨练。中国永远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跃上世界的舞台了。也许下一次面临的,就是在自己门口的侵略战争。一个国家的崛起,都要通过一场或者几场惨烈的战事,现在能有在远离国门的地方参与这场战事的条件,自己怎么能够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