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三十章 嘱托(第3/4页)

在他们看来,当兵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这么舍死忘生过的去抢一个阵地呢。要不是信阳关系着大家的退路,谁会这么卖命?下级军官几乎都冲杀在了第一线。短短几个小时的激战,也几乎就让第一师冲锋部队的下级军官换了一遍。现在这些部队里面一片哀鸿遍野。伤者的呼痛声,生者抑制不住的哭声。就象不详的阴影,笼罩着整个阵地。就连督战队,杀人都杀得手软了!

何宗莲默默的坐在一个弹药箱上面,双手扶着自己的军刀。董山不拿回来一定是不行的。自己也背不起这个责任。但是部队打成这个惨样,明天又该怎么样继续发起攻击?他突然喊过了自己的副官处长。

“去!把信阳车站堆的那些准备给运去武汉发饷的箱子搬过来,老子就地发赏!明天选敢死冲锋队。人人可以报名,每人发五十大洋。抢回董山,再加一百!老子不过日子了,就看明天这董山在谁的手里!”

当段祺瑞赶到袁世凯铁狮子胡同的总统府的时候,发现外面马车和轿子已经停了不少。穿着听差服色的下人从大门起就忙乱作一团,一个个跟失了魂一样。他也不要承启引导,慌慌张张的就直冲着后院走去。这个时候大总统吐血,身体不佳的消息传出去,前方军心到底如何,那是不问可知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又把袁世凯最贴身的副官唐天喜从门上纠了过来。恶狠狠的叮嘱着他:“去告诉段香岩,抽一营兵来。把大总统府的关防把好,任何消息不得外传,不然我就能要了你的脑袋,去吧!”

唐天喜一向是被袁世凯当作子侄看待的副官。这时正满心凄惶的在门上贱人承启呢。看着平时对他也点头微笑的段祺瑞这么恶狠狠的和他交代事情,吓得一时话都说不出来,呆怔怔的站在那里。段祺瑞见他无用,轻蔑的一笑,朝徐树铮道:“这帮家伙,平时仗着总统的腰子作威作福,现在一个比一个没用。又铮,你去调兵,指望不上这些酒囊饭袋了!”

安排好关防事宜,段祺瑞才一路来到袁世凯的内室。掀开帘子一看。屋子里亮着电灯,四下里杨士琦、杨度、赵秉钧、王揖唐、段芝贵、冯国璋、蔡锷、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等人都满面忧色的在那里站着。没有人出声。袁世凯半倚着床,脸上气色很不好,神情却还算淡定。正呷着参汤。屋子里安静得只听见他喝汤的声音。

听见段祺瑞进门的声音,大家都朝他这个方向看了过来,微微向他点头示意。袁世凯也抬起头来,朝他有气无力的笑道:“芝泉哪,你也到了,来,到我身边坐下来。”

段祺瑞看着袁世凯颓唐的老态,饶是他心如铁石,也不禁鼻子一酸。当年小站练兵的时候。新军要成立新协,选立协统。前两个新协协统考试他都没有考上。最后一次真的是如热锅上的蚂蚁。袁世凯不动声色的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将他叫到自己那里,将考试的答案全部给了他。就这件事情,他就觉得对袁世凯,他实在是受恩深重,加上一路爱护提拔。将他这个安徽合肥的家境并不富裕的子弟一路提拔到了民国的陆军部长,大本营幕僚长。对袁世凯,他实在是有着下属以死报之的感情。

段祺瑞几步走到袁世凯身边,在床边一个小马扎上坐了下来:“大总统,您要保重身体啊!北洋团体这么多人,民国上下。可全指望着您一个人!前方有些小小不顺,咱们就能料理了。您千万放宽心,要是您倒了,咱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让段祺瑞这么个冷心冷面的人物说出这么动感情的话来,屋里的人都低下了头来。那个干殿下段芝贵更是抽抽噎噎的哭出了声音来。袁世凯苦笑了一下,拉着段祺瑞的手拍了拍:“芝泉,不说这些,我的身体我知道。袁家三代没有活过六十的。本来想把江山打牢了,你们这些长远跟着咱的人,以后也能安富尊荣。现在看来,以后竟然是要靠你们自己努力了!北洋团体,以后怕是指望我不上啦!”

段祺瑞还要说话,袁世凯微微抬首,郑重的看着他:“芝泉,你一个人独力支撑着大本营那里。我是很放心的……老头子就把心思用在政治方面。现在政治方面还好没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头疼的就是雨辰那么能打……你看,信阳那边的事情还有办法没有?湖北我们的军事有转机没有?”

段祺瑞很想说几句好话宽宽袁世凯的心,但是又实在不愿意自己骗自己。又想老头子还能不知道前线的情况?最后终于长叹一声:“大总统,现在前面的事情棘手得很,信阳被雨辰的一个大支队奔袭,现在战况还没传回来。何春江李星斗那两个人我知道,不遇到大情况不会叫苦的,信阳那里不乐观得很……京汉线上除了第4师还比较得力,可以使用得上去之外,其他部队调动怕是来不及……主要还是我们大本营应付失当。齐燮元的第4军很有力量,却被咱们调来调去,白浪费了。现在支应哪边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