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沙场月色寒 第二百八十七章 牌位解危(上)(第2/3页)

朱棣咬牙冷笑:“萧凡,所谓君圣臣贤难道就凭你一个人红口白牙乱掰扯别人就会信吗?天下谁人不知,朝堂中最大的奸臣就是你,本王起兵欲清君侧,第一个要清理的,就是你这祸国奸贼,有你在朝堂,天下怎能太平?何来盛世之象?”

萧凡被朱棣一口一声“贼子”“奸臣”骂得心中来了气,不乐意道:“好好说话啊,谁是奸臣?你一个反贼有什么资格说我是奸臣?”

朱棣怒道:“天子被你们这些奸贼蒙蔽,你们不是奸臣是什么?”

萧凡勃然怒道:“你放屁!你才是奸臣,反贼……你是屎人!”

这话触着了朱棣的痛处,毫无疑问,昨晚的经历是朱棣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贵为皇胄却被炸了一身屎尿,这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

“我……我日你先人!萧凡,我们不死不休!来人,传令三军,攻城破城之日,济南鸡犬不留!”

朱棣厉声吼过之后,拨马便往回走,顷刻间,轰轰轰三声巨响,燕军的洪武大炮率先开火,一尊尊黝黑的炮筒发出震天的怒吼,一轮炮雨过后,燕军前锋阵列中飞快跑出一列背着长方形木盒子的士兵,手执盾牌一路跑到城墙根前,守城将士的弓箭倾泄在他们身上却毫无作用。

背着木头盒子的燕军士兵到达城墙下面后,一低头便点燃了盒子旁的引线,唰唰唰一阵巨响,盒子里的三排小木窗口忽然喷出无数道火舌,一发发小铁弹夹着凄厉的尖啸声射向城墙,守军将士一时不察,城墙垛口的第一排将士纷纷中弹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这是明朝初年最犀利的火器,其原理如同前世的车载火箭炮一样,这种火器有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一窝蜂”。

这种火器威力巨大,就像随身携带了三排小炮一样,不过它有个缺点,那就是充填弹药很麻烦,一个盒子只能装三排弹药,打完以后再充耗时良久,基本跟一次性的火器差不多的概念,朱棣北征蒙古时便使用过这种火器,效果很显着,这次攻打济南城,朱棣干脆也将它派上了用场。

萧凡见状大惊,他想不到明朝居然有如此厉害先进的火器,燕军如果大量装备这东西,在一窝蜂的掩护下,燕军再用梯子登城,济南怎么可能守得住?守军将士连头都不敢冒,只能任由燕军爬上城墙,在城墙的马道上展开白刃战,那时济南就危险了……

萧凡震惊之时,无数燕军扛着梯子嚎叫着冲上前来,像一道黑色的洪流,瞬间覆盖了一切陆地。

曹毅浓眉一掀,拔剑前指,大喝道:“弓箭,上!”

北城墙的马道上,一排箭手默然无声上前,搭弓,拉弦。

“放!”

嗡的一声闷响,蝗虫般的箭雨倾泄而下,无数燕军士兵倒地哀嚎。

战争是残忍的,攻方或守方都在呼吸间飞快的消耗着生命,刀兵与鲜血交织成一幅惨烈如地狱般的景象,残臂断肢散落在战场的每个角落,如山般堆积的尸体丛中,一条条鲜血汇成的河流缓缓凝聚,涓涓流入清澈的护城河中。

嗖嗖嗖!

燕军又一列背着木盒子的士兵奔上前,低头,点燃引线,一窝蜂的铁弹无情的泄向城墙垛口,随着守军惨叫着倒地,扛着梯子的燕军士兵再次冲上前,第二波攻城开始了。

萧凡目注这一切,眉梢不住的跳动。

“这样下去不行,济南危险!”萧凡意识到其中的危机。

先进的武器能摧毁一切建筑,城墙也不例外,燕军的新式武器让萧凡感觉不妙,如果这样守下去的话,济南城被破是迟早的事。

城墙上的士兵都投入了战斗,倒下一个,很快便有另一个挥舞着兵器补充上去。

萧凡一扭头,愕然看见山东布政使铁铉站在他身旁,正一脸激昂的瞧着眼前的战况。

“你怎么上来了?你不是文官吗?”萧凡好奇的问铁铉。

铁铉一梗脖子,凛然道:“忠君报国何分武将文官?下官为何不能上来?”

萧凡竖了竖大拇指:“有种!”

一见铁铉,萧凡脑中灵光一闪,他忽然想到前世历史中一个很着名的桥段,这个桥段发生在朱棣造反,正好也在济南,发明这个桥段的人,正是这位山东布政使铁铉。

不知道这一世能不能用上这个桥段,不管怎样,还是应该试一试。

“铁大人,有空吗?”萧凡问了一句废话。

“萧大人请吃饭?”铁铉是个很随和的人。

“吃饭暂时不必,有件事想请铁大人办一下。”

“大人尽管吩咐。”

萧凡嘿嘿一笑,凑在铁铉耳边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铁铉一头雾水瞧着他。

“快去办,别问原因,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攻城如火如荼之时,济南城头晃晃悠悠忽然出现了一面硕大的白底黑边大旗,旗上绣着几个硕大无比的金字:“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朱讳元璋之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