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水深波浪阔 第一百七十九章 抢夺圣旨(第3/4页)

黄子澄一听是萧凡出的主意,老脸愈发愠怒,他重重跺脚气道:“萧凡这个竖子误国误君,实乃我大明千古罪人矣!陛下信他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陛下,三思啊!”

朱允炆耐着性子道:“先生,这大明的江山是朕的,朕做任何决定都是思之再思以后才去实行的……”

黄子澄脾气上来,无礼的打断了朱允炆的话,抬眼冷冷注视着他,缓缓道:“陛下说是这么说,可老臣怎么觉得陛下处置如此重要的国事如同儿戏一般?您与萧凡二人商议几句,便将关乎江山社稷的削藩大事给定下来了,陛下当时为何不问问老臣的意见?你若因轻信奸臣谗言,变成了亡国之君,老臣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陛下,您这是陷满朝文武于不忠不义啊!”

朱允炆一听“亡国之君”几个字,顿时心头涌起了怒火,对黄子澄也愈发恼怒起来,他对黄子澄的话越来越反感,本待当场发飙,又见黄子澄一副执拗不屈的模样,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自按下心中的怒火。

“黄先生,朕是大明皇帝,朕决定的事情,你照做便是,若朕觉得有必要与大臣们商议,自然会召集你们,遣钦差大臣代天子巡狩北方,此事朕意已决,先生不必多说。时候不早了,准备一下你便启程去吧。”

朱允炆冰冷的语气令黄子澄愕然抬头,他很不习惯朱允炆对自己这种态度,感觉太陌生了,瞧着朱允炆冷漠的神色,黄子澄悲哀的发现,他与天子之间仿佛已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永远无法弥合。

黄子澄张了张嘴,很想表明自己对他的忠心耿耿,话到嘴边,终于还是咽了下去。

——不可逾越的鸿沟,仅凭几句话便能弥补吗?一切已是徒劳了。

“老臣……遵旨。”黄子澄伏首磕头,神情黯然的缓缓退出了文华殿。

朱允炆注视着黄子澄落魄失神的背影,心地善良仁厚的他也泛起几分不忍之色,张嘴刚想叫住他,温言宽勉几句,又想起自己登基以来,黄子澄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种种霸道跋扈之态,朱允炆又闭上了嘴,硬起心肠静静看着黄子澄越走越远。

黄子澄失魂落魄的出了午门,走过金水桥,在承天门高大威严的石牌下站定。

回头缓缓凝望着这座巍峨雄伟的皇宫,黄子澄黯然一叹,心中泛起许多无奈和悲伤,同时还有许多的疑惑。

他想不通,天子是位善良仁厚的天子,而他黄子澄也是个问心无愧的忠臣,仁厚天子和忠臣的关系应该如鱼得水才是,为何他与朱允炆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是天子变了,还是自己太急于求成?

不论什么原因,如今的他,已经不被天子所喜,黄子澄有种预感,今日只怕是自己这一生最后一次走出皇宫了,以后……也许金殿站班的大臣中,再也没有自己的位置。

冯唐已老,壮志难酬,徒唤奈何!

长长一叹,黄子澄低着头,满面失落的往承天门外广场上的官轿走去。

忽然,一阵劲风拂过,砰的一下,黄子澄感觉被一股大力撞得踉跄退了好几步,接着两腿一软,狠狠摔在了地上。

他还没来得及喊痛,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叫道:“哎呀!痛死我了!谁走路不长眼睛?你爹是李刚吗?”

黄子澄呻吟着趴在地上抬头望去,却见不远处一个令他做梦都恨不得咬几口的奸贼正龇牙咧嘴揉着胸口大声喊痛,旁边的锦衣卫千户曹毅和几名亲军校尉正搀扶着他。

“萧凡你……你这奸贼你撞了老夫反而恶人先告状,无耻之极!”黄子澄勃然大怒道。

萧凡揉着胸口,见被他撞到的人竟是黄子澄,顿时惊喜莫名。

“黄先生,我正找你呢。”

黄子澄闻言满脸警惕:“你找我做什么?”

萧凡神情有些焦急的堆起了笑容,道:“黄先生什么时候启程去北平?”

黄子澄一听这话顿时怒从心起。

“哼!卑鄙小人!必是你在天子面前进谗言,把老夫打发到千里之外的北平,然后你便可以趁机在朝堂铲除异己,一手遮天了,是吧?老夫刚刚已领了圣旨,这就要出发了,你现在满意了?”

萧凡顾不得辩解,闻言急道:“你已领到圣旨了?如今朝廷的办事效率也太快了吧……”

说着萧凡急不可待的一伸手,道:“圣旨呢?你把圣旨给我,有事弟子服其劳,怎敢让先生长途奔波呢?学生帮你跑一趟北平吧。”

黄子澄不敢置信的脱口道:“你去北平?……你疯啦?”

萧凡叹气道:“怎么每个人一听我要去北平,都说我疯了?我这明明是忠君爱国呀。”

黄子澄回过神,眼神愈发警惕的打量着他,哼道:“你与燕王结下深怨,此事天下皆知,你有胆子去燕王封地?哼!你到底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