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回长安(第2/3页)

从多年前在东宫被执直到现在,曾经的一国储君李贤,可以说是完全退出了大唐的政治舞台,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了。现在他的归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刘冕暗自思索,我现在这样风头正劲,李贤也肯定是知道的了。他想要重回舞台,就不得不借助我的力量。^^^^昔日地承诺、誓言、理想,一一浮现在眼前。

刘冕现在地心情,就如同在黑夜之中奔跑了许久许久,终于看到了远在天际的一丝光亮。那也许是曙光也许是某户人家地灯烛。总之不管怎么样,有了光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继续努力吧----刘冕自己挥舞了几下拳头,给自己鼓劲。

第二天清晨刘冕再度来到御史台的时候,发现这里比昨天更加热闹了。绝对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形形色色的官员们鱼贯出入,表情或喜或忧不一而足。刘冕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定是前来递材料检举揭发武承嗣与周兴地劣迹的。

墙倒众人推,武承嗣这堵墙现在正被推得热闹。

刘冕进了御史台,看到狄仁杰正埋头扎在一堆文稿中忙得焦头烂额。他见了刘冕来就一阵苦笑:“晋国公,这下可就真是热闹了。谁曾料到会有那么多人来检举武承嗣和周兴呀。你看这案宗都要堆积如山了!”

刘冕瞟了一眼桌上,看到了一群小人赤裸裸的劣根性。

他笑了一笑道:“随便整理一下,报上去吧。罪行太多,太后见了会更加恼怒生气的。反正判罚的结果已经定下来了,没必要给武承嗣等人再添那么多过错。左右是个流放几千里,多条罪少条罪无所谓。让这些人做了秀表了姿态,就行了。”

“说得也是。”狄仁杰长吁一口气,“不查不知道。查了真是心惊肉跳。武承嗣等人结党营私谋权乱政。卖国求荣欺男霸女,犯下的事还真是不少。下官会酌情上报给太后地。但为了不让她太失颜面不被气得头晕,我就挑捡一些报上去好了。但是刑部的卷宗时,是一定要记录清楚的。”

“行。这种事情,狄公自行区处吧。”刘冕说道,“我只是想问问,大概还要几天才能整理完?另外别忘了整理一份检举人的名单出来。大有用处。”

“下官知道。”狄仁杰会意的一笑,对刘冕道,“下官全力以赴,可在三天之内完成。”

“那好。那我们就约定三天之后将案情上报。然后回京。”刘冕说道,“昨天潞王殿下来邀我一起回西京办事了。”

“潞王?”狄仁杰先是一惊。然后一喜,“好事、这是好事。下官马上加快进度办事!”

刘冕对着狄仁杰会意的微笑:“嗯,狄公忙吧,在下不打扰了。”

狄仁杰,可是一向主张李唐正统的,是坚强的拥李派代表人物之一。虽然现在他蒙受武则天知遇之恩,但如刘冕一样对大唐地情感仍是挥之不去。这不能用一个简单地忠诚与背叛来形容。

也许狄仁杰这些拥李老臣的复唐会稍显狭隘,就是要光复李唐;但在刘冕的意识里,复唐本来也就不仅仅是恢复李唐江山败灭武氏朝廷。

刘冕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狄仁杰等人。让他们和自己达成共识。这需要时间。更要付出莫大的努力。他的思想意识,并不见得是现在的人所能接受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冕基本上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来御史台报下到、闲逛、回家等候一些人到府拜会。偶尔也会去找上官婉儿闲聊一番----总地来说,就是游手好闲在瞎混。

三天后,狄仁杰将所有关于武承嗣一案的事情都处理清楚了,整理成了一个奏折给刘冕过目。奏折中除了道明案明原委,最重要地当然是如何下判。

结果是,武承嗣与武攸暨犯下通敌卖国、构陷大臣等多棕罪名,被查没其家没去户籍,流放三千里岭南极苦之地,永世不得还朝;周兴杀人灭口谋害重要证人丘神,又被人检举犯下多棕罪过,被判绞刑查没其家。另外还有几个武承嗣、周兴的铁竿心腹、同样劣迹斑斑的家伙,被判了流放或绞刑。

狄仁杰在朝堂之上,当众宣布了这个处理结果。武则天一脸阴沉,旁听的众臣也没人敢出个大气儿,连武三思都只敢低耷着头目不斜视。

判辞宣读完毕时,可以很清楚的听到有一群人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刘冕站在班列里,暗自好笑。

轮到武则天发话了。她甚是愤慨的道:“武承嗣、武攸暨,身为亲王与郡王,不思报国反倒谋害社稷,正是甚失人望!狄仁杰,你的判罚很公正----对于这等人。不可有丝毫姑息!”

话音一落,折腾了大半近半年的这棕大案,也就宣告结束了。